李從厚傾盡國庫犒賞禁軍將士,“府庫為之一空”。
如今的李從厚像極了“興教門事變”前的李存勖,國庫里居然沒有足夠的錢賞賜軍士。這就奇怪了,不是剛剛接手了“明宗盛世”嗎,錢呢?
史書上說,是因為給李嗣源修建陵墓,“是時方事山陵,復有此賜,府藏為之一空”。就為了給李嗣源修墳,國家就被掏空……您修的是秦始皇陵嗎?
其實真正的原因就在明宗末期,“後宮派”王德妃致敬了“抽爹算計劉”。史籍記載,在殺掉安重誨之後,王德妃、宦官孟漢瓊肆無忌憚地揮霍國庫,連白條不打,沒有理由、沒有限額的肆意挪用。
李嗣源在世時,發動了三次較大規模的戰爭,荊南、兩川、夏州,無一例外都是敗在了後勤上。一個字,沒錢。
我說了,“明宗盛世”本身就是一個美麗的泡沫,虛假繁榮。三次大戰,掏空了帝國的身體,後期王德妃化身敗家娘們兒,李從榮發動政變,又使帝國雪上加霜(賞賜功臣也是一筆大開銷),至於為李嗣源修建陵墓,只是一種說辭。
總之,李從厚原本就不被這些人真心擁護,其少得可憐的嫡系也盡遭“火箭派”排擠,根本沒有話語權,如今又沒了錢。李從厚重現了李存勖“興教門事變”前的窘境。
李從厚近乎哀求道:“等平定鳳翔叛賊後,一定再補發賞賜,每人二百貫!國庫不夠用,就變賣宮中的寶物珍玩,放心,我一定給你們。”
面對皇上的空頭支票,禁軍將士們毫不領情,他們望著空空如也的府庫,拿著到手的賞賜,心裡想的不是如何忠君報國,而是賣主求榮。他們竟然公開叫囂:“等到了鳳翔,就接受李從珂的賞賜!(到鳳翔更請一分)”
李從珂的前鋒部隊追上了王思同,把他生擒,押解到李從珂面前。
李從珂責備他不能順應天時,及時支援自己。
王思同的回答擲地有聲,“我從一個小兵,受先帝提拔到如此高位,苦於沒有機會報效皇恩。我難道不知道歸順您就會得到榮華富貴,忠於朝廷就會招致災難?只是擔心死後沒臉去見先帝於九泉。”
李從珂被他的忠義氣節所打動,好言相慰,“我不殺你,你去休息吧。”並打算在日後奪取帝位後,重新任命他當大官。
然而楊思權、尹暉等人卻急於處死王思同。特別是尹暉,他早就把王思同在長安的家產和妻妾霸為己有,如果讓王思同重新掌權,自己豈會有好果子吃?於是紛紛遊說李從珂的心腹劉延朗,勸他誅殺王思同。
某日,李從珂酒醉,劉延朗等人就秘密處死王思同的妻兒老小。等李從珂醒來後,對劉延朗大發雷霆,一連幾天不見笑臉,不聽地唉聲嘆氣。
在李從厚派康義誠出征的第二天,李從珂抵達華州,生擒藥彥稠,之後繼續向東進發。沿途的同州匡國軍節度使安重霸、河中護國軍節度使安彥威紛紛繳械投降,李從珂的部隊越走越多,聲勢浩大。
唯有陝州保義軍節度使康思立準備堅守陝州,等待康義誠率領的禁軍主力來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