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五代十國往事> 第459章 撲朔迷離的句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59章 撲朔迷離的句號 (1 / 2)

【撲朔迷離的句號】

夏州之戰前後持續了不到四個月,便以後唐中央的敗退而草草收場。這場戰爭的傷亡損失和持續時間都算不上規模巨大,但它的影響卻是無比巨大的。

李彝超大大提高了拓跋李氏在党項諸部中的威望,鞏固了党項人在夏州地區的勢力,為日後李元昊建立西夏政權奠定了基礎。關於李元昊建立西夏的故事,後文將會詳述。

夏州之戰的失敗對李嗣源的打擊是沉重的。

李嗣源自登基以來,勵精圖治,打造了“明宗盛世”,多次成功鎮壓了境內的反叛勢力,例如定州王都、汴州朱守殷等,在加強中央集權、削藩的道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延伸中央勢力的努力上卻屢屢碰壁。

三次對外(貌合神離,表面稱臣、實際割據)戰爭,荊南之戰、兩川之戰、夏州之戰,均以失敗告終。

特別是夏州之戰,李嗣源的擔憂是正確的。拓跋李氏就是跟契丹人眉來眼去,最後終於形成了鼎足之勢(遼、宋、西夏)。西夏在遼宋之間間於齊楚,遊刃有餘,兩頭賣好,成為大宋的勁敵,並一直成功存活到南宋時期,最終被蒙古騎兵滅掉。

李嗣源當然無法預見大宋的建立和統一,但他知道,盤踞在夏州的党項人一定會聯合契丹,成為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無論這個中原王朝是後唐,還是別的王朝。

李嗣源沒有機會了,他沒多少時間了。

李嗣源登基時已經60歲,沒錢沒糧沒兵,非常弱勢,所以他這個皇帝當的也比較憋屈,脾氣暴躁、性格剛烈的他,不得不成為好好先生,處處妥協讓步。

短短七年中,他在政治上遭受了連續重創,比如三次對外戰爭的失敗。

相比之下,不見刀槍的政治鬥爭更為殘酷,而他在其中更像是一隻失去動力的孤舟,眼見他沉浮,眼見他逐流,卻無法操控自己的命運。

他祭出了自己的良師益友、鐵哥們兒安重誨,而這也於事無補。安重誨的死只是大勢所趨的產物,卻不能改變趨勢。

手握重兵的藩鎮仍然是朝廷的心腹大患;後宮、宦官等勢力的崛起更是從內部威脅著皇權的統治,李嗣源感覺自己要重蹈李存勖的覆轍。

讓他更不敢相信的是,他的兒子李從榮,居然也巴不得他早日歸天,好繼承皇位。

如今,67歲的李嗣源百病纏身,身體每況愈下,隨時都有駕崩的危險。

李從榮終於等不及了,明宗版的“興教門之變”上演了。

李嗣源起事時,長子李從審被元行欽所殺,按照嫡長子繼承製,次子李從榮將有望成為皇位繼承人。李嗣源也對李從榮寄予了厚望,登基後就委以重鎮,先鎮魏博、後鎮河東,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判六軍諸衛事,還挑選了知名知識分子做他的幕僚。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