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地姓孟】
史料在李存環來成都的時間上略有小小的爭議,不過無妨,最後的結論都是一致的,即李嗣源透過李存環來緩和中央與西川的關係,孟知祥做了積極的回應,但在言辭上頗為傲慢,借奏報戰爭經過的機會,向朝廷示威秀肌肉。
李嗣源朝廷很清楚,孟知祥割據蜀地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了。
就在孟知祥向李嗣源表忠心的一個月後,長興三年(932)的中秋節這天,孟知祥命李昊起草一份奏章,使用趙季良、李仁罕、趙廷隱等將領的名義,請求朝廷冊封孟知祥為蜀王,同時也各自請求朝廷正式任命自己為節度使。
孟知祥想走群眾路線,一步步走向建國稱帝的終極目標。
李昊一句話,讓他醍醐灌頂,“將領們自己請求朝廷頒發印信符節,那麼他們就成了朝廷的人;而就連你的爵位封號也由他們來爭取,那麼連你都是他們‘任命’的。蜀地,是你說了算,還是他們說了算?”
孟知祥恍然大悟,自己只想著深居幕後,卻忽略了最重要的問題——法統!
於是,在李昊的提醒下,孟知祥改用自己的名義,上奏朝廷,請求允許自己行使“墨制”的權力,即可以代表朝廷頒佈“詔書”,在兩川自行任命官員,同時表奏趙季良為黔州武泰軍節度使、李仁罕為遂州武信軍節度使、趙廷隱為閬州保寧軍節度使、張業為夔州寧江軍節度使、李肇為利州昭武軍節度使。
李嗣源全盤答應。
如此一來,孟知祥就取得了蜀地的實際控制權。於是,孟知祥又遇到一個新的問題:
先前,朝廷在安重誨的謀劃下圖謀兩川,每當有朝廷任命的刺史、節度使上任(如武虔裕、李仁矩、夏魯奇),朝廷都會派大部隊武裝護送,部隊規模從幾百人到幾千人不等,隨後就以牙軍的名義駐留。如今,兩川尚有三萬多人的中央特遣軍滯留,兩川戰爭、兩川內戰之後,這三萬多部隊就被孟知祥收編。
問題就是這三萬多人的妻兒老小全在後唐境內,他們隨時都有思歸叛逃的風險。
於是,孟知祥再次上表朝廷,請求朝廷把他們的妻兒老小送到西川,一家人團圓。
李嗣源要的就是這種效果,當然拒絕了這一請求,也不徵召他們班師。三萬枚定時炸彈,你孟知祥幫朕養著吧。
長興四年(933)2月,李嗣源任命孟知祥為檢校太尉、兼中書令、行成都府尹、東西兩川節度管內觀察處置統押近界諸蠻兼西山八國雲南安撫制置等使、封蜀王、加食邑一千五百戶實封二百戶、賜“忠貞匡國保大功臣”榮譽稱號。正式承認了孟知祥對蜀地的絕對統治地位。
孟知祥毫不客氣,自行製作了“九旒冠”。按照封建禮制,“天子之冕十二旒,諸侯九”。還製作了龍袍等用具,車馬服飾都與皇帝一樣。
孟知祥下令整修前蜀王建的墳墓,禁止砍伐陵墓附近的樹木。隨後在宣華苑宴請群臣,睹物思舊,孟知祥不禁感慨道:如果王宗衍不那麼荒淫無道,群臣盡心輔佐,李繼岌那小子怎能攻破成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