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兩川
透過前文幾個勢力的覆盤,明宗“鷹派”權臣安重誨那熱血激情的形象躍然紙上。他將統一大業、恢復帝國榮光為己任,偏執而激進,罔顧事實,一條路走到黑。
安重誨鞠躬盡瘁,有困難解決困難,沒有困難,也要給國家制造困難。他的一意孤行在兩川事務上展現地淋漓盡致。
消滅前蜀,收服巴蜀,是李存勖留給李嗣源的最大政治遺產,為“祖國統一”開了一個好頭。安重誨妙計安天下,終於又把巴蜀之地從中原王朝的版圖中剔了出去,在“前蜀”的屍骸上,一個年輕的割據政權——“後蜀”正冉冉升起。
孟知祥,這個低調有內涵的男子,這個因禍得福的男子,實力詮釋了什麼叫運氣的加持,什麼叫應運而生。
孟知祥的伯父是原潞州昭義軍節度使孟方立,叔叔是孟遷。當時李克用還是貓在太原府的河東節度使,與汴州朱溫一起猥瑣發育。那時候,孟方立也是與李克用、朱溫平起平坐,實力相當的英雄豪傑。
然而孟方立卻很不幸地睡在了猛虎旁邊。出於地緣政治和軍事的要求,潞州昭義軍是河東李克用擴張路上的第一個目標。
在李克用大兵壓境之際,孟方立憂憤中服毒自盡,三軍擁戴其弟孟遷襲位。孟遷亦不敵,於是向李克用獻城投降。
李克用對孟氏家族非常友善,昭義軍是他吞併的第一個藩鎮,孟氏家族是他接收的第一批高階政治犯。李克用把女兒(一說是李克用弟,李克讓之女)嫁給了孟知祥,還為弟弟李克寧娶了孟知祥的妹妹。
這輩分就稍微有點兒亂了。無所謂,政治婚姻中常見的BUG。
然而長期以來,孟知祥都是名不見經傳,一直很低調。淡泊名利,明哲保身,這也成為他能在無數次雲詭波譎的政治鬥爭中全身而退的寶典。
在李存勖襲位之初,他就差點兒捲入一次致命風波,就是“李克寧謀反案”。幸虧他長期以來都不沾政治圈的邊兒,所以最終沒有受牽連。但也給了孟知祥不小的驚嚇,使他更不敢靠近權力半步。
李存勖認為孟知祥老實忠厚,又是自己的姐夫,以“親賢”故,有意提拔,然他一步步接近核心權力圈。
在別人羨慕嫉妒恨的時候,孟知祥卻惶恐不安,每一次提拔、每一次重用,鬼門關的大門就離他更近一步,以至於惶惶不可終日。
隨著身邊同事們一個個地無罪被殺,死於無情的政治鬥爭,孟知祥再也坐不住了,於是壯著膽子,主動向李存勖提出退居二線的請求,要求外放到地方,離開中央。
幸虧這層“親賢”,李存勖並沒有過分猜忌、為難孟知祥,只給他提出一個合理的要求:你離職可以,但要給我推薦一個足以頂替你工作的同志。
孟知祥就為李存勖推薦了郭崇韜。
推薦郭崇韜,原本只是孟知祥的金蟬脫殼之計。說穿了,就是讓郭崇韜替自己擋槍。無心栽柳柳成蔭,郭崇韜從此走上了人生巔峰,而他也非常感激孟知祥的推薦之恩,發誓要還他這個大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