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行密兵不血刃,從錢鏐手中搶下常州。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朱溫嗅到了向淮南滲透的機會。他是正兒八經、有營業執照的“淮南節度使”,維護地區穩定是他義不容辭的責任。
於是,在徐州失利、魏博羅弘信和東昭義孟遷小弟的先後背叛之下,朱溫選擇了拿最有勝利把握的淮南,來撫慰心靈的創傷。
朱溫聯絡了楊行密,約定南北夾擊孫儒。
二人一拍即合。
朱溫命新上任的總指揮龐師古掛帥,號稱率領十萬大軍,出征淮南。一路過關斬將,先攻克天長,後攻陷高郵,深入到淮南腹地。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楊行密從錢鏐手中剛剛奪取了常州,還沒捂熱,就被孫儒奪走。隨後,孫儒率主力部隊返回揚州,留下大將劉建鋒鎮守常州。
常州拿下來得太過輕鬆,大將劉建鋒覺得意猶未盡,於是一鼓作氣,又從錢鏐手中奪走了潤州。
現實對於新生代的錢鏐來說,的確有些殘酷,在楊行密和孫儒兩位前輩大佬面前,只能任人宰割或供人發洩。
屬於錢鏐的時代還沒有到來,他需要韜光養晦。別看他現在左右受氣,任人宰割,但在不遠的將來,他也是人中龍鳳。
孫儒調兵遣將,應對汴州朱溫的威脅。
楊行密趁此機會反撲潤州、常州。
世事無常,一路高歌猛進的汴州軍團在揚州東北方向的陵亭遭遇慘敗,主帥龐師古率殘部由泗州撤回。
朱溫向淮南滲透的計劃就此擱置。
所謂禍不單行,徐州時溥亦知“敵人的敵人就是我的朋友”這個道理,趁朱溫移軍南下之際,向李克用發出求援信。
李克用攬信大喜,立刻派大將石君和率領五百名騎兵增援徐州。
得到增援後,時溥帶著河東援軍侵擾朱溫的老家碭山,目標是刨朱溫的祖墳,破壞朱溫的風水。
宿州小將張筠見風使舵,叛離汴州勢力,宣佈迴歸到徐州感化軍。
朱溫率大軍圍攻宿州,派長子朱友裕救援碭山祖墳。虎父無犬子,朱友裕將徐州盜墓軍全殲,生擒河東援將石君和。朱溫把石君和在內的河東俘虜全部斬首。
雖然李克用只向徐州戰場投送了五百兵力,但這已經引起了朱溫的足夠重視。
朱溫與敬翔重新評估了外部環境,認為必須改變既定戰略。因為之前“向東看”戰略的前置條件是沒有李克用的干擾。現在,這五百河東兵就是一個危險的訊號:李克用,來了。
經過一番嚴謹的評審之後,敬翔指出,現階段的主要任務應該是消滅李克用。李克用才是朱溫的最大威脅。淮南就留給孫儒、楊行密,讓他們狗咬狗,互相牽制,咱坐山觀虎鬥,坐收漁翁之利;至於徐州時溥,戰五渣,不足為慮。
朱溫也很清楚,憑他一己之力,是無法與李克用對線硬剛的。於是,他再次發揮了縱橫捭闔之術,上躥下跳,團結了一大波可以團結的力量,組成“殺衚衕盟”,要對李克用發動一次滅頂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