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李存勖嫡庶倒置之一。
之二則是他的皇后——小劉氏。
李存勖的正室妻子是韓氏,第二是伊氏,小劉氏只排到第三把交椅。然而母以子貴,小劉氏因生下皇子李繼岌,從而得到李存勖的專寵。李存勖再次動了嫡庶倒置的念頭,想立小劉氏為自己的皇后。
這個想法得到了全方位的反對。母親曹太后反對,文武百官更是一致反對。
後來,郭崇韜為了自保,違心地表示支援立小劉氏為後。李存勖於是頗為任性地冊立小劉氏為皇后。
韓氏和伊氏頗為不平,於是李存勖封韓氏為淑妃、伊氏為德妃,用來安撫。
有關郭崇韜態度的轉變,我們後文還會分析,在此只一筆帶過。
【愛如潮水】
自打進入同光二年(924)以來,全國大旱,李存勖不止一次地親自參與求雨儀式,也屢次下詔讓地方官員組織求雨,然而天氣依然乾旱炎熱。
4月,有人推薦了一位世外高人——“降龍大師”五臺山高僧誠惠(亦云“誠慧”)。傳說他的母親曾到五臺山祈福,回家後就發現莫名其妙的懷孕了,生下的這個孩子就是誠惠。誠惠長大後誓不婚配,毅然決然來到五臺山的真容院,拜法順和尚為師,從此遁入空門。
後來,誠惠和尚雲遊四方,來到鎮州地面,騙吃騙喝,時任鎮州節度使王鎔不信邪,沒有給予誠惠和尚理想中的禮遇。於是,這位方便為本、慈悲為懷的高僧大德,就公開恐嚇王鎔,“阿彌陀佛,我有五百條毒龍,你等著,我這就派一條過來,稍微吹口氣兒,就把你們鎮州百姓全餵了魚鱉!善哉善哉!”
巧了,第二年,果然發了大水,將鎮州城的部分城牆毀壞。百姓們驚恐萬狀,都認為是誠惠和尚發功做法。誠惠和尚有降服天龍的本事、可以呼風喚雨的說法便在河朔地區廣為流傳。
於是,李存勖在洛陽為他興建“慈雲之塔”(亦云“紫雲”),御賜“法雨大師”稱號,並親自率領後宮和諸皇弟、皇子們向誠惠和尚叩頭,請他做法求雨。
誠惠和尚毫不客氣,大模大樣端坐在高臺之上,坦然接受皇帝全家的跪拜。在李存勖的帶領下,滿朝文武也向誠惠虔誠地跪拜,只有郭崇韜一人堅持不拜。
“爾等莫慌,朝夕之間,甘露可至。”
“請開始你的表演。”
誠惠大師一連表演了十幾天,不見半滴降雨。有人私下警告他,說:“皇上認為你胡說八道,妖言惑眾,打算燒死你!”
誠惠不會呼風喚雨,但會金蟬脫殼。懼而逃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國內某知名搜尋引擎某度的詞條中,說誠惠和尚是因為為民除害,從而感動了李存勖,因此得到李存勖的賞賜。好吧,如果把放出五百毒龍荼毒河朔百姓也叫做為民除害的話,我沒意見。
外來的和尚會念經。一個來自於闐的高僧驚動了李存勖。
于闐,西域佛教王國,是佛教傳入中原的重要源泉,那裡出產的“胡僧”才是正宗的原產地高僧。大唐以天朝大國自居,自覺高人一等,唯獨在佛教這個舶來品上,甘願崇洋媚外,本土的高僧大師(例如唐玄奘)必須到西域鍍金。有了西域海歸光環的加持,才能成為國內頂尖權威。
史籍並未記載這位胡僧的名字,只記載說他到五臺山旅遊,驚動了李存勖,“莊宗率皇后及諸子迎拜之”,皇上全家親自迎接,然後又派宦官們負責照顧他的飲食起居,“所至傾動城邑”。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罪過罪過,善哉善哉。
人們在乾旱和炎熱中煎熬地渡過了上半年。大劉氏病逝後,老天爺終於落下了幾滴眼淚,而等到曹太后病逝,老天爺的眼淚就止不住了。
“自是大雨,至於九月,晝夜陰晦,未嘗澄霽,江河漂溢,堤防壞決,天下皆訴水災。”
滑州奏:黃河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