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五代十國往事> 第273章 外戚毀梁1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73章 外戚毀梁1 (2 / 2)

張萬進原為幽州劉守光部將,劉守光囚父篡幽州後,留下兒子劉繼威鎮守滄州,以張萬進佐之。劉繼威貪暴不仁、好色成性,入張萬進家不可描述其妻女。張萬進遂發動兵變,殺死劉繼威,並同時向後梁、河東表示投降。

之後楊師厚威震河朔,與劉守奇乘勝東進,兵臨滄州城下,張萬進驚懼不已,於是主動交出滄州,請求入朝安置。楊師厚表奏其為青州平盧軍節度使,後改兗州泰寧軍節度使。

楊師厚死後,張萬進在後梁失去了唯一的靠山,又位列藩鎮,居於重鎮兗州,故而淪為“外戚幫”的自動提款機。“外戚幫”向他大肆索賄,敲詐勒索,使得張萬進苦不堪言。

當時,李存勖親往楊劉前線勞軍,駕舟探測黃河水位,發現水深僅僅才沒過脖子,於是親自帶隊徒步蹚水強渡黃河,擊敗了後梁大將謝彥章。隨後,李存勖徵調境內全部武裝力量,在魏州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儀式,軍威浩大。

張萬進得到河東軍即將發動總攻的訊息後,看到了翻身解放的希望,於是派人聯絡李存勖,表示自己願意獻城投降。

於是,這才有了麻家渡對峙和胡柳陂之戰。

張萬進據兗州而叛,雖然很快就被劉鄩平定,但它使得河東軍把前沿陣地從楊劉推進到麻家渡,繼而推進到德勝夾城。

而這一切,也都是“外戚幫”的勞動成果。

3,謝彥章

後梁的“絕代雙驕”賀瑰、謝彥章,分別是後梁的國服步兵、國服騎兵。

謝彥章不僅擅長指揮騎兵作戰,更是一位知名的儒將,好詩書、禮儒生,喜穿儒服作戰,極為風雅,使我軍士氣振奮,使敵軍望而卻步。最重要的是,他是後梁功勳名將葛從周的養子,算是“勳二代”,而他又為人耿直,清正廉潔,不願與“外戚幫”同流合汙,被“外戚幫”視作眼中釘、肉中刺。

沿河戰場中,謝彥章屢立戰功,屢挫河東銳氣,深得軍心。因此,“外戚幫”更要除之而後快。於是,就上演了前文提到的“絕代雙驕懸案”,朱友貞的心腹爪牙朱圭聯合賀瑰,將謝彥章殺害,隨後誣奏謝彥章謀反。

得到謝彥章被殺的訊息後,河東李存勖欣喜若狂,立刻動員全軍,向西進發。才有了胡柳陂之戰和德勝夾城之戰。而賀瑰也因德勝夾城之戰的失敗而憂憤成疾,不到半年就病逝。

幫河東軍掃除前進的障礙,剷除“絕代雙驕”,“外戚幫”為河東再立大功。

4,朱友謙

隨著楊師厚、劉鄩、謝彥章、賀瑰等名將的相繼離世,後梁人才真空,特別是在嫉賢妒能的“外戚幫”的加持下。

賀瑰死後,朝廷讓名不見經傳的王瓚掛帥。

王瓚,王重盈之子,王重榮之侄,論起來,是朱溫的表兄弟,朱友貞的叔叔。不知這層關係能不能算作“外戚幫”成員。不過根據現有的史料,可以推斷,他至少與“外戚幫”保持著較為親密的聯絡,才能在無尺寸之功的情況下無功升遷。

“外戚幫”的賣官鬻爵是公開的秘密。例如千夫所指、口碑極差的盜墓賊溫韜,因重金賄賂“外戚幫”而在後梁集團活得無比滋潤。

王瓚掛帥之後,首戰失利,被李嗣源擊退;二戰先勝後敗,反攻德勝不成,被河東攻克了濮陽,河東陣線再次向前推進。

後梁只得四易其帥,用戴思遠接替王瓚(劉鄩、賀瑰、王瓚、戴思遠)。

河東軍不斷地將前沿陣地向前推進,後梁節節敗退,頹勢盡顯。河中朱友謙藉機欺凌中央,悍然吞併鄰藩(同州),請求兼任。

此時的朱友謙並未打算叛梁降晉,只是想擴大自己的勢力。強大的地方藩鎮必然削弱中央的權威,等於間接分割“外戚幫”的蛋糕,狗嘴裡搶骨頭。這是“外戚幫”不允許的。

所有把持朝政、權傾朝野的權臣、權閹,及其代表的利益集團,都不會允許朝廷之外出現另一個強勢團體,例如地方上的強藩。

所以“外戚幫”極力主張武力討伐,絕不姑息!在讓悍將劉鄩掛帥後,“外戚幫”大方地貢獻出尹皓、溫韜、段凝三塊兒料。

朱友謙嗅出了朝廷中存在不太友好的聲音,這才在恐懼之下,為求自保而向河東獻城投降。

朱友貞起初聽信了“外戚幫”的慫恿,但很快就恢復了理智,急忙派人送去委任朱友謙兼領同州的詔書。可他晚了一步,當詔書送到時,朱友謙已經向河東李存勖投降。

河中地區歸附河東,雖不能完全怪罪“外戚幫”,但“外戚幫”也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喪失了挽回損失的機會。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