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五代十國往事> 第290章 小目標:租庸使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90章 小目標:租庸使 (2 / 2)

真的僅僅是充當政治花瓶,平衡各個山頭(特別是河朔)。真正的實權也不在宰相的手中,而是在樞密使郭崇韜等嫡系親信的手中。所以即便盧程、豆盧革德不配位、舉止輕脫、才疏學淺,也不會給後唐帝國帶來什麼實質性破壞。

如今,豆盧革挪用公款的罪行暴露,被組織誡勉談話,內心十分惶恐,連忙表示自己辜負了組織的信任,並主動要求引咎辭職,上疏請求由郭崇韜同志兼領租庸使。

“你誤會啦!”

郭崇韜已經明白了孔謙的意圖,找豆盧革談話只是想提醒他以後多留神,不要再被人抓住把柄,而不是要搶他的租庸使。面對豆盧革的轉讓,郭崇韜堅辭不受。

李存勖於是讓郭崇韜推薦租庸使的新人選,郭崇韜毫不猶豫地推薦了前任租庸使張憲,建議由張憲同志重新主持租庸工作。

於是,在短暫的離開後,張憲重新掛職租庸使。

孔謙無比失落。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們仍需努力。

張憲,太原人,自幼喜讀詩書,頗好儒學,讀起書來常常手不釋卷,徹夜苦讀,20歲的時候已經是移動的書櫃了,滿腹經綸,尤其精通《左傳》,曾帶著自己的作品拜謁李襲吉(李克用的秘書,在李克用身邊工作了15年),李襲吉“一見欣嘆”,分別時,李襲吉對張憲說道:“年輕人,你將來一定能成大器!”

李存勖素聞張憲之名,點名聘他做自己的幕僚。張憲於是做了太原府錄事參軍,主管監察工作,相當於地方上的御史言官。因為張憲不僅文采出眾,而且以鐵面無私、執法嚴格而著稱。

胡柳陂之戰中,張憲與王緘等“河朔幫”俱在周德威軍中,戰不利,軍隊潰散,周德威陣亡。張憲與養子張朗隨潰軍向北逃亡,晚上履冰渡河,在即將登岸的時候,冰層破裂,張憲不幸落水,先一步登岸的養子張朗眼疾手快,甩出馬鞭,讓張憲抓住。

那一幕,致敬了《泰坦尼克號》。

張憲對張朗說道:“兒啊,你趕緊逃命去吧。別為了救我而把自己搭上(吾兒去矣,勿使俱陷)。”

張朗哭道:“豈有兒子棄爹偷生的道理?就算與您一起死了,也死而無恨!”於是趴伏在岸堤上,用力拖拽馬鞭。

最後,終於把張憲拉了出來,父子得以活命。

當天晚上,李存勖清點人數,下令全軍搜尋張憲。不一會兒,有人奏報,說張憲與王緘全都不幸死於亂軍之中了。李存勖悲痛無比,哭泣不止,開出高額懸賞,尋找張憲的屍體。幾天後,後方傳來訊息,說張憲並沒有死,已經安全轉移到後方。

李存勖喜出望外,立刻提拔他為自己的秘書、魏博觀察判官。討伐鎮州張文禮時,加授河朔十郡觀察判官,兼御史中丞(還是紀檢委工作),代管鎮州事務。李存勖稱帝后,以張憲為刑部侍郎。

關鍵詞,監察。

張憲不僅學識紮實,更是長期堅守在紀檢委工作中,以鐵面無私而著稱,河東集團無人不畏懼他。

而這就成為了孔謙新的突破口,他要利用同事們的這種畏懼來搞掉張憲。

孔謙也學乖了,不敢直接找郭崇韜,而是透過豆盧革隔山打牛,他遊說豆盧革道:“管管錢糧、算算賬這種小事,派一個小吏即可勝任,鄴都重鎮,豈能反而不加以重視?”

豆盧革覺得很有道理,於是讓張憲繼續留在魏州,主持軍政要務,而委派盧質同志擔任租庸使。

“盧質……接著來!”孔謙再接再厲。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