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雨天氣不僅嚴重遲滯了劉鄩的進軍速度,更是給他計程車兵帶來了嚴重的非戰鬥減員。很多人都因此患上疾病,死亡率高達百分之三十(皆腹疾足腫,死者什二三)!
兵貴神速。太行山下惡劣的天氣使得劉鄩喪失了寶貴的機動性。
劉鄩的處境非常不容樂觀,前面的太原已經做好了戰鬥準備,後面又有河東追兵;非戰鬥減員接近30%,而軍糧也基本耗盡……軍心不穩,士卒隨時有譁變潰逃的危險。
劉鄩語重心長地對大家說道:“我們遠離家鄉一千多里,深入敵人腹地,前後都有敵軍,而這裡又是高山深谷,我們就好比掉進了井裡,怎麼辦?唯有捨命一拼,才能殺出一條生路,否則,就只能以死報君王、報家鄉父老了!”將士們停止了恐懼哭泣,在劉鄩的鼓舞下,視死如歸,有序撤退。
河東將領周德威聽說劉鄩來襲的訊息後,也率領一千騎兵趕往阻擊,當他趕到時,劉鄩已經率部撤離。
由此可見,劉鄩在偷襲無望後的及時撤離是多麼的明智。雖然並未實現預期目標,但勝敗乃兵家常事,完美的撤退堪稱一次勝利。在這次不成功的偷襲中,劉鄩損失了一半的戰馬。
敗軍之後,劉鄩沒有就此善罷甘休,而是繼續找尋突破口。他探查到前線的河東軍缺少糧草,而糧草輜重都集中在臨清,於是再次涉險,深入河東控制下的腹地,打算偷襲臨清。
尾隨而來的周德威急忙追趕,於次日接近後梁軍隊,並抓獲了幾十名後梁哨兵。周德威把他們的手腕砍掉,然後放他們回去,讓他們給劉鄩帶句話:“周德威已經在臨清恭候你了。”
後梁軍隊駭然,不敢貿然挺進。
趁著這個間隙,周德威繼續急行軍,第二天才趕超劉鄩的部隊,進駐臨清。劉鄩又失去了偷襲的機會。
隨後,周德威攻貝州,不克;又攻莘縣,劉鄩竭力防守。從莘縣到黃河,梁晉兩軍戰線連綿不斷幾十裡,軍營相鄰,聲語相聞,每天都要爆發多次大大小小的衝突。
後梁打算以河中為依託,在太行山以西開闢第二戰場。進攻河東治下的隰州、慈州,均未能如願;於是又派王檀和賀瑰攻打澶州,將澶州收復。
隨後,後梁任命楊師厚的舊部楊延直為澶州刺史,率領一萬部隊支援劉鄩,並利用他在魏博地區的舊有威望來招納魏博軍民納款歸降。
與此同時,李存審率五千軍隊圍攻貝州,要拔掉這顆肉中刺。城中張源德只有三千兵士,而他每天都會派兵外出襲擾。李存審便發動民夫充當苦力,擴挖貝州城的壕溝,徹底將貝州城孤立。
在莘縣的劉鄩也遭到了河東軍隊的圍困,後勤補給出現嚴重問題。河東兵每天都在城外挑敵罵陣,劉鄩就是堅守不出。河東軍憑藉人數優勢,切斷了城內的補給線,並派一千多壯漢手持巨斧,猛砍後梁營壘。後梁士兵驚恐奔逃,凡是逃出營寨的,均被河東兵俘虜。
此後,兩軍便在黃河沿線對峙僵持下來。在此期間,劉鄩甚至想到了買通李存勖的廚師,在飯菜中投毒,結果事情敗露,暗殺未遂。
梁晉夾河對峙長達十餘年,雙方反覆爭奪黃河沿線重要渡口,難解難分,而又各自面臨內部的憂患。如果不是“王鐵槍”王彥章的英勇無畏和“一步百計”劉鄩的廣遠智謀,恐怕後梁根本不會支撐這麼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