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五代十國往事> 第195章 淮南內亂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95章 淮南內亂 (2 / 2)

田頵果然中計,認定康儒背叛了自己,竟然將康儒誅滅全族。康儒臨死時,淡定地說道:“我死了,田頵也剩不下幾天了。”康儒明白自己是楊行密故意下給田頵的餌,田頵勇武可嘉,權術可悲。

楊行密釣魚成功,卻失了天時。

此時,是天覆三年(903),山東半島的青州王師範叛亂,楊行密派王茂章赴援青州,以牽制朱溫;鄂州前線,楊行密派李神福攻擊鄂州。

山東半島,朱溫的侄子朱友寧被擊斃,人頭被送到淮南;鄂州戰場,荊南成汭遭隊友出賣,國破身亡。在兩個戰場上,楊行密都成功地吸引了朱溫的怒火。

而田頵也正是抓住這千載難逢的機會,發微博宣佈自己脫離淮南社,另立門戶。在脫離楊行密集團方面,田頵也是做了一定的功課的。

首先,是製造輿論。

田頵惡人先告狀,先給楊行密扣了一個“不臣”的屎盆子。田頵給楊行密緻信,大意是說向朝廷繳納貢賦是藩鎮諸侯的義務,身為淮南節度使,你應該按時足量繳納貢賦,這樣,我才願意為你效力。

楊行密冷冷一笑,回信大意:你丫裝什麼孫子?東南貢賦全要途徑汴州朱溫之手轉交朝廷,名為朝貢,實則資敵。

時至今日,仍有很多資料拿此說事,說田頵之所以與楊行密決裂,是因為田頵忠於唐王朝,而楊行密心懷割據之意。這是極為不負責任、不準確的敷衍、謬誤!說出這話的人不僅對政治權術一竅不通,更是對史料掌握不充分。

《新唐書》就已經對田頵的行為做了蓋棺定論:他拿貢賦說事,是其脫離楊行密的藉口,而不是真心忠於大唐(田頵使出軍賦而助之,此其謀責難而絕之,非忠於唐也)。

其次,是尋找“志同道合”的革命同志。最佳人選是安仁義、朱延壽。

安仁義心懷二心久矣。錢鏐遭遇“徐許之亂”,派顧全武護送錢元璙去揚州做人質求援,中途要借道安仁義駐守的潤州。那時,錢鏐集團就看出了安仁義的圖謀不軌,所以才讓錢元璙喬裝成僕人,在被安仁義相中後,顧全武重金賄賂城門官,連夜遁逃。

如今,接到田頵的密信後,二人一拍即合,相約共同起兵叛亂。

昇州刺史李神福正在鄂州前線,田頵乘虛閃擊昇州,俘虜了李神福的家眷;安仁義則突襲了揚州以東的東塘水軍基地,將淮南戰艦全部焚燬。

田頵派兩個使節,喬裝成商人,前往壽州聯絡朱延壽,被尚公乃識破。起初,二人拒不承認,尚公乃二話不說,把其中一人斬首,另一人立即坦白從寬,交出了田頵寫給朱延壽的密信。尚公乃將密信呈報給楊行密。

最後,是尋找外部勢力的支援,“挾洋自重”。

最佳人選當然就是朱溫。

朱溫當然知道田頵、安仁義、朱延壽在淮南勢力中的意義,此三人之於楊行密,如同關羽、張飛、趙雲之於劉備。如今這三人聯手叛亂,並主動邀請汴州勢力介入,真是天賜消滅淮南的良機!

朱溫當即親自率領大軍進駐宿州,隔岸觀火。因為朱溫要看一看這是否是楊行密的誘敵之計,更要看一看這三人究竟能掀起多大的風浪,以便尋找合適的契機入場收割。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