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五代十國往事> 第177章 外圍的外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77章 外圍的外圍 (2 / 3)

西川王建名為勤王,實則侵吞關西集團的地盤;河東李克用心有餘而力不足;江淮雙雄掣肘於內患;家門口的馮行襲又成了朱溫的看門惡犬……

鳳翔閹黨們的日子不好過了。

【車駕在鳳翔】

宦官韓全誨把昭宗挾持到鳳翔之後,回鶻部落派來使者,表示願意出兵幫大唐削平內亂。昭宗飢不擇食,打算同意引進外援。

韓偓極力反對,說戎狄都是人面獸心,不可信任!這些外籍僱傭兵歷來垂涎於中原的繁華富庶,當他們見到我們城池凋敝、軍備廢弛、內亂頻頻之後,一定會蠢蠢欲動,為禍中原。

昭宗這才幡然醒悟,急忙回覆說“只不過是幾個小小的盜匪而已,不勞大汗費心,謝謝”。

韓偓雖是被崔胤提拔,又跟崔胤一起謀誅宦官劉季述、平息“少陽院政變”、迎接昭宗反正,但他並沒有成為崔胤同黨,而是一心忠於昭宗。在崔胤謀誅宦官的時候,旗幟鮮明地公開反對,在閹黨迫帝西遷的時候,也沒有跟崔胤一起留在長安,而是連夜西追聖駕,主動投往鳳翔,堅定不移地跟昭宗站在一起,生死與共。

昭宗的“鳳翔流亡政府”急需組建一套文官班底,但韓偓等現成的扈從官員卻被排除在了核心權力圈之外。因為閹黨們需要的是一個服務於宦官而不是昭宗的文官集團。

宦官韓全誨不出意外地在鳳翔進行了大清洗運動。

一是打擊政敵。

例如韓偓,雖然他反對崔胤誅殺宦官,但他的出發點是鞏固皇權,而不是維護宦官,所以韓偓也在宦官的打擊之列。韓偓的本職工作是幫皇帝起草詔書(翰林承旨),宦官韓全誨在翰林院安排了兩個宦官,負責監視翰林學士們,防止其討論國事,更負責審查他們起草的詔書,防止他們“胡說八道”。

再如盧光啟,昭宗初到鳳翔,剛剛得到大力提拔(總中書事,兼判三司,進左諫議大夫,參知政事),就被免除了一切實權,給了個太子太保的空頭銜,靠邊兒站。

二是提拔親信。

在為數不多的主動投奔鳳翔的扈從官員中,也存在個別的投機倒把分子,例如韋貽範。

韋貽範非常聰明地把寶押在了閹黨和關西集團身上,積極向韓全誨、李茂貞等行賄,而韓全誨和李茂貞也急於尋找文官集團的代理人,於是雙方一拍即合,各取所需,韋貽範被火箭提拔為宰相。

一日,昭宗跟群臣宴飲,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李茂貞與韓全誨等人悄悄溜走。昭宗忽然問韋貽範,“朕為何巡幸至此啊?”

韋貽範倉皇失措,支吾道:“臣在外,不知道。”

昭宗很生氣,繼續追問。

韋貽範索性裝聾作啞,直接無視。

昭宗怒不可遏,“你怎敢當著朕的面瞪眼說瞎話?”酒桌上鴉雀無聲,昭宗又厲聲說道:“你既然已經透過不正當手段當上了宰相,就該秉公執政,如果膽敢亂來,朕一定依法辦你!”

隨後,昭宗回過頭來,對韓偓小聲(但所有人都能聽到)說道:“真該狠狠揍他二十大板,這種人怎麼也配當宰相呢?”

韋貽範則舉起酒杯,向昭宗敬酒以緩解尷尬。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