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五代十國往事> 第128章 第一猛將李存孝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8章 第一猛將李存孝 (2 / 2)

特別是在粉碎張浚圍剿河東的戰鬥中,李存孝馳援澤州。當時,汴軍勸降守軍,說李克用大勢已去,沙陀很快就找不到藏身的地穴了。李存孝聽後,立即帶了五百騎兵,直奔汴軍大營,“我,沙陀求穴者,俟爾肉饌軍,可令肥者出鬥!”一番挑敵罵陣之後,汴軍猛將鄧季筠出陣應戰,眨眼之間便被李存孝生擒活拿。

一口氣擊退汴軍,之後協防潞州,生擒孫揆,擊潰朝廷的中央集團軍群。

有人把李存孝比作三國時期的呂布,其實呂布比起李存孝來,要遜色不少。

《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還有另一部著作,《殘唐五代演義》,在這本書中,李存孝被奉為“唐末第一猛將”,與《說唐傳》中的李元霸齊名。

民間亦流傳一句話,“王不過項,將不過李”,把李存孝與西楚霸王項羽相提並論。

因他在李克用諸子中排行十三,又被民間尊稱為“十三太保”。時人把他比作三國時期的張遼、甘寧。

總之,在很長的一段歷史時期內,李存孝都擁有比呂布更加廣泛的群眾基礎。呂布完全是蹭了“三國”的熱度,才變得家喻戶曉起來。

當李存孝生擒孫揆,擊潰圍剿河東的中央集團軍群時,功居第一,按照慣例應該做昭義軍節度使。結果李克用卻讓大將康君立做了昭義節度,氣得李存孝一連好幾天不吃飯。

從那時起,李存孝就心生怨念,認為乾爹賞罰不公。但李存孝很單純,他並沒有萌生叛變的想法,他只是想繼續表現自己,再為乾爹立個大功,然後領一鎮節度。

所以,他積極撮合對河北成德軍的軍事行動,以便繼續立功。

李存孝當時駐紮在東昭義的邢州,北鄰成德軍,於是也就成了這次軍事行動的急先鋒,獲得李克用的批准之後,就一路高歌猛進,兵鋒直指成德軍總部——鎮州。

同行是冤家,只有同行之間才是赤裸裸的仇恨。李克用的另一位養子——李存信,一向妒忌李存孝,處處與他爭功爭寵。

李存信與李存孝就好比朱溫帳下朱珍與李唐賓的翻版。

論實力,李存信略遜一籌,然而卻得到了李克用的偏愛。有可能是父母師長們天然地偏心於弱勢一方,但更主要的是,李存孝的情商輸於李存信。

李存孝有點兒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意思,戰場上無敵於天下,職場中卻是孤家寡人,沒有自己的“黨羽”,人緣不佳。

相比較而言,李存信雖然“材勇不及存孝”,但腦子比李存孝要好使的多,心機也更重。李存信文武雙全,“能四夷語,通六蕃書”,是個難得的外語人才。與李存孝的特立獨行所不同的是,李存信更善於組團。

李克用“首義元勳”之一的康君立,就是李存信的鐵哥們兒。兩人一唱一和,一捧一逗,沒少給李克用灌迷魂藥,所以李克用才把昭義節度給了康君立。

在戰場上,孤膽英雄也許還有一線生機,能夠創造奇蹟。但在雲詭波譎的政治場上,孤軍奮戰從來都是死路一條。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如同朱溫對待朱珍和李唐賓一樣,李克用明知存孝、存信爭風吃醋,還偏偏要讓二人一同領兵,並肩作戰,以相互制衡、監視。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