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駢提攜周寶的兒子,周寶也提拔了高駢的侄子。互相關照。
現在,二人又成了鄰居,一個坐鎮淮南,一個坐鎮浙西。
只不過高駢屢立戰功,不斷加官進爵,身份地位略微超過了周寶,在日常迎來送往中,高駢難免有些官僚主義,哥倆的情分也就逐漸生疏。
又因轄境相鄰,在公事上也多有摩擦。導致哥倆之間的裂痕越來越大。
在接到高駢共同出兵的邀請後,周寶還是滿心歡喜的。雖然哥倆之間有小矛盾,但在民族大義、國家大事上,還是應該冰釋前嫌,共同建功立業的。
於是,周寶積極排程,調兵遣將,集結戰艦,準備赴援京師。
這時候,周寶的幕僚警告他,說高駢素無勤王之意,其玩寇之心更是婦孺皆知,且聽聞高駢有吞併江東之野心,他表面上是赴援京師,難保不是盤算我鎮海軍,大帥萬萬不可掉以輕心!
周寶大驚,轉念一想,說高駢出身名門之後,又與我兄弟相待,應該不會在這種時候做這種事情吧?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啊!”
周寶是君子之腹,難度小人之心。這也太危言聳聽了,不過還是先派人打探一下訊息為妙。
密探潛入淮南,發現高駢果然沒有赴難之心。
是真想打仗,還是虛張聲勢,其實也好分辨。簡單說,就是看其戰爭動員。
高駢確實徵調了境內全部兵力,弓上弦、刀出鞘,頂盔摜甲,聲勢震天。唬得了外行,唬不了內行。
有道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高駢調動千軍萬馬,卻沒準備車馬糧草,不調配輜重,根本不像是要出遠門。
其次,真要赴難,也該留下一定的武裝力量彈壓地面,否則淮南武力真空,不是給盜匪可乘之機嗎?
當著水賊別使狗刨。
周寶得到訊息,表示相當驚詫,“莫非賢弟真要圖我?”
這時,高駢又及時送來一封邀請信,是邀請周寶赴宴,名義是開個高階別軍事會議,商量一下赴難京師的詳細部署。
“果然心懷不軌!”寶寶傷心了,生氣了。
周寶給高駢回了一封信,大意是說自己生病了,無法出席軍事會議,信中還說:“咱哥倆平時就不怎麼來往,也沒見你請我吃飯,何況現在聖主蒙塵,宗廟受辱,哪個沒心沒肺的臣子還能在這時搞宴會呢?再說了,我不是李康,不會用自己的人頭給別人當敲門磚,欺罔朝廷。你家傳的那一套不好使了,別學爺爺了,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