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五代十國往事> 第40章 徐雲虔出使南詔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0章 徐雲虔出使南詔 (1 / 3)

高駢在收復安南之後,積極興建交趾城,疏浚海路交通線,穩定了南部邊疆。在成都擊退了南詔之後,高駢同樣興建外城,積極部署防禦工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這些工事為抵禦南詔的再次來犯提供了軍事支援;又派大和尚景仙連哄帶騙的遊說南詔國主世隆,以和親為誘餌,騙來一個和平的外部環境;順便讓南詔文武百官向大唐使者(大和尚景仙)下跪磕頭,賺了歷史意義。

隨後,高駢縱橫捭闔、借力打力,與吐蕃、嗢末結盟,在險要地方新築要塞,挑選精銳士卒,編成一支新軍——“平夷軍”,使得南詔再也不可能對大唐邊境產生威脅。

幾個月後,南詔國主世隆居然就被氣死了。其子隆舜繼位。隆舜改年號為“貞明承智大同”,開創了六字年號的先例。

大唐乾符四年、南詔貞明承智大同元年、公元877年,南詔派使者到嶺南西道,請求與大唐和解。

當時的嶺南西道節度使,正是老英雄辛讜同志。辛讜上奏天子,同時附上了自己的意見,鑑於國力空虛,不宜與南詔再開戰端,建議接受和解。朝廷批准。

於是辛讜派使者攜帶公文、禮物,隨南詔使者南返,兩國從此息兵罷戰,各自休養生息。

大唐派駐嶺南西道的軍隊,有序撤出防區,作戰部隊總共減少了百分之七十。大大減輕了中央和地方上的負擔。

持續了二十年的南詔戰爭,終於宣告結束。

然而新任南詔國主隆舜,念念不忘跟大唐還有一樁親事。

隆舜派高階官員(左副宰相)來長安,催促兩國皇家結親事宜。這位副宰相卻沒有攜帶奏章,而只是帶來一封署名是他們首席部長的公文。於禮有失。

公文內容更是膽大無禮,充滿挑釁:隆舜對大唐稱弟不稱臣。要推翻南詔與大唐的宗藩關係。

這哪裡是來談婚論嫁的,分明是再開戰端。

小邦無禮!卻正中大唐下懷。

你稱弟不稱臣,是吧?好了,咱慢慢聊這個話題,至於和親嘛,不急,先放一放。

特別是南詔沒有攜帶國書,只是一個部長的公文,這就更好了!什麼嫁公主啦、稱弟不稱臣啦……我懶得搭理你!大唐朝廷也端起了架子,裝聾作啞,一個字也不給他回覆。把踢皮球的重擔推給了地方。

嶺南西道節度使辛讜,奉命與南詔溝通。然而辛讜派去的使節接二連三地中途病故,半年多都沒能與南詔接上頭。辛讜本人也癱瘓在床,風燭殘年。

辛讜召見了攝巡官徐雲虔,緊緊握住他的手,老淚縱橫,幾乎泣不成聲,“我已經上疏朝廷,派使節前往南詔,想不到使節接連去世,這可怎麼辦?孩子,你既然當著國家官職,吃著朝廷俸祿,就應該為國排憂解難,能不能辛苦走一趟南詔?只恨我已經癱瘓,不能向你下跪磕頭呀!”說罷,嗚咽流涕,不能復言。

徐雲虔感動不已,跪答道:“士為知己者死。大帥您提拔我到這個位置,我一直恨自己沒有報答您的機會。現在機會終於來了,我怎敢不完成這次使命!”

辛讜大喜,為他準備了豐厚的行裝,派他上路。

徐雲虔帶著辛讜的囑託,臨危受命,肩挑重擔,抵達南詔。

【舌戰群儒】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