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3年穆拉德四世在宮內密謀下登基,那個時候的穆拉德四世只有十一歲,因為年紀小隻能由柯塞姆蘇丹代為統治。
在他初登位時,穆拉德四世以為年紀太小於是開始受到家人的控制,由柯塞姆蘇丹垂簾聽政,透過大太監穆斯塔法·阿加進行統治。奧斯曼帝國在這時處於無政府狀態,政治和財政一片混亂。與此同時,安納托利亞和魯米利的大部分地區被各省的叛亂者所控制。1624年,因巴格達的一支耶裡切尼部隊叛亂,薩非波斯沙阿阿巴斯一世乘機入侵該地,並佔領巴格達、巴士拉在內的兩河流域土地。
但是1632年,他在近衛軍和法官們的全力支援下,平息了耶裡切尼軍團的叛亂,使首都和各省區的秩序得以恢復。他隨即解散耶尼塞裡軍團,廢除向基督教各國徵集兒童以補充軍源的慣例,重新組建了新軍。他以鐵腕治理國家,擺脫了其前幾任蘇丹執政時期後宮統治的局面,使國情有所好轉平息耶裡切尼軍團叛亂,隨後開始親政。穆拉德的統治以鐵腕著稱,他嚴禁酒精、菸草及咖啡的販賣,試圖壓制腐敗問題。在軍事上重建新軍,穩定安納托利亞的秩序,並兩度親征薩非波斯,攻克哈馬丹、埃裡溫、大不里士及巴格達等地,並且永久性地收回了兩河流域。
後面這位穆拉德四世又趁波蘭與俄國進行斯摩稜斯克戰爭時,派阿巴扎·穆罕默德率軍北上發起攻勢。波立聯邦在蓋特曼斯坦尼斯瓦夫·科涅茨波爾斯基的指揮下,成功抵禦奧斯曼人進攻。1634年的時候正準備親征的穆拉德四世接受波蘭國王瓦迪斯瓦夫四世的和平提議,以便專心於對波斯的戰事。在和約中,兩國同意重新限制哥薩克和克里米亞韃靼人在邊界地帶的劫掠活動。不過,穆拉德四世拒絕了拆毀沿邊要塞的要求。
可以這麼說,這位奧斯曼蘇丹雖然很是殘暴。
但是不得不說,他的能力和殘暴也是成正比的,在是一個暴君的同時,他也是一名很有能力的君主。
尤其是在戰爭的方面。
他可不是那種瞎指揮,相反,他可能在戰術的方面沒有什麼建樹,但是在戰略的方面還是可圈可點的。
他派軍隊阻攔明軍進攻。
路線在戰略上都沒有什麼問題。但是誰讓他遇到的是開了掛的明軍啊。
在明軍西征軍的優勢火力之下,奧斯曼的軍隊根本沒有什麼還手之力。
只可惜當穆拉德四世反應過來之後,已經是沒有什麼用處了,亞洲這邊的軍隊完蛋了。
現在穆拉德四世吸取了教訓,他準備堅守不出,靠著君士但丁堡強大的城防消耗明軍。
因為他明白,明軍遠道而來,補給線很是漫長。
只要自己守住了君士但丁堡,他們就只能眼巴巴的看著無法進入歐羅巴。
不要多,只要能守住這一個冬天。
明軍必將遭受重大打擊,幾十萬人在這裡過冬可不是一件小事,那恐怖的冬天足可以交明軍重新做人了。
到時候明軍補給線斷裂,自然就是不攻自破,等待他們的必將是走向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