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要契合陛下的點,於是他就想到了這個烽的意思,這個字既代表了他們軍方的意志,兵烽所向,也代表了他們守護大明的願望。
當有烽火燃起的時候,就是我們保家衛國的時候。
所以必須要給皇子灌輸他們軍方很重要的思想,陛下說得好,一個國家不能不重視防務,也就是不能不重視他們軍隊。
現在他們軍隊只是想著小皇子能夠不忘記軍隊,想必陛下會理解我們的心的。
這也不是要造反也不是起了什麼逆反心,只是貫徹陛下的指導思想罷了,所以軍方一點害怕都沒有,堂堂正正的提出了他們的訴求。
畢竟他們軍方再也不想回到那種重文輕武的時代了,那個時代他們軍人苦啊,被那些文官壓制的可叫一個悲慘,一個小小的縣令都能在五品千戶面前嘚瑟。
整個大明的軍隊都成了破爛,甚至有的地方的的軍隊還不如要飯的呢。
不過軍方的訴求可是和文官們起衝突的。
這些文官大多數都是不想打仗的人型別,現在好了,軍方竟然要求小皇子的名字叫做烽?
朱慈烽?
哪有叫這個名字的,慈怎麼能和兵烽這種帶著殺氣的詞放在一起呢,這豈不是要窮兵黷武了嘛。
就是現在許多文官也覺得大明的軍費支出太高了,而且一介武夫現在也能爬到自己的頭上,這簡直就是違背了聖人之言啊。
兵乃兇器,重視兵器是萬萬不可取的。
雖然現在皇帝把軍方的地位提高了,可是在許多官員的心裡還是看不起這些軍人,尤其是現在大明一片和平的狀態下。
要不是現在有軍人名譽保護法懸在他們的頭上,現在這個時候朱挽留已經被罵成三孫子了。
為了保護軍人的名譽,所以侮辱軍人可是要定罪的,這些官員雖然對軍方一肚子火火,但是也只能就事論事,絕不可出言辱罵,否則小班房走起。
他們早就想打壓軍方了,現在軍方自己跳出來,竟然還敢跟他們搶小皇子的名字,簡直就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於是這些文官就好像被踩到了尾巴的貓一樣的跳了起來,發揮出了他們的三寸不爛之舌和這些軍官開噴。
不過軍方也是不甘示弱,你罵我我也得罵回去。
於是一邊喋喋不休,一邊那叫一個口水四濺。
文官說話語速快,而且他們人還多。
軍方來的人少,可是他們的嗓門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