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絲洛芬並沒有覺得害怕,而是有些驕傲的抬起了頭。
“我是絲洛芬,我帶領的是第三皇家步兵團,就算敵人比我們多,我們第三步兵團也有信心能擊敗他們!”
這話絲洛芬可不是無故放矢,而是他真的覺得自己的第三步兵團能夠擊敗上萬人。
在歐羅巴他也不是沒有打過一個軍團,當年的法蘭西一個軍團就被他給擊敗了,現在只是再複製一下當年的輝煌而已。
而且這些年他的第三步兵團比以前更加的強大了,戰勝更多的敵人應該不是什麼問題。
聽到了這麼有信心的話,總督頓時就放心了很多。
他可是知道這位絲洛芬上校的,要不是因為他出身是平民,現在最少也是一個軍團長了,只是那幫子貴族根本不想把一個軍團交給一個鐵匠的兒子罷了。
所以絲洛芬立下了那麼多的功勞,擊敗了那麼多敵人,展露了無與倫比的軍事才華,他也只能做一個步兵團的團長。
也正是因為絲洛芬上校的才華,西班牙國王才會派遣他帶著軍隊到南洋來。
就是因為距離南洋太遠了,調動不了太多的軍隊,所以調動一支人數少但是很能打的軍隊就很有必要了。
絲洛芬上校這個葡萄牙最厲害的步兵團團長就成了人選。
這也是為什麼西班牙國王費利佩二世願意把馬尼拉交給葡萄牙人的原因,既然調動的是人家葡萄牙的步兵團,那麼再把這塊地交給西班牙就有些不合適了。
反正他費利佩二世不止是西班牙的國王,同時他也是葡萄牙的國王,所謂左手右手都是自己的,在西班牙手裡和在葡萄牙手裡都差不多。
就在兩人說話的當口,明軍已經集結完畢向著城堡進發了。
兩千五百明軍和一千五百荷蘭士卒分成了兩個隊伍, 荷蘭人負責看守城堡的兩面,明軍負責進攻城堡的一面。
這個城堡是背靠著一條河建設的,河在城堡的北面,所以北面是無法進攻,只能從其他的三面進攻。
南面的地方最開闊是大片的平地,所以最有利進攻,東面和西面都是起伏的小山,荷蘭人可以依靠此處做防禦攻勢,這樣就能看住敵軍不讓他們逃出來。、
當然聯和軍的計劃是好的,但是他們卻沒有考慮到絲洛芬這個變數出現究竟影響了到了什麼。
絲洛芬已經大致的把周圍的情況都打探的差不多了,在熟悉當地地形計程車卒帶領下,絲洛芬的探子把明軍和荷蘭軍的行動都看在了眼裡。
看著面前的這張地形圖,絲洛芬摸著自己的下巴靜靜的思考著,他看著地形圖上代表著聯合軍的石塊。
一塊大的代表明軍,兩塊小在東西兩邊代表荷蘭軍。
漸漸地他露出了笑臉,因為他有了一個有趣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