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他們探明的礦脈多是高硫礦,然後這一燒起來那煙塵那味道簡直就是化武,所以在透風的地方做個飯還行,但是在不透風的室內取暖就不行了。
而且這個煤炭還有毒,多的是忍受不住寒冷的百姓因為在屋子裡面燒煤炭而中毒而死的。
所以在京城取暖的手段還是柴火和木炭,有錢人就用木炭,沒錢的人就用柴火,可是無論是柴火還是木炭都是要砍樹的,所以經過了這麼些年,京城周邊的樹木已經被砍伐的差不多了。
這麼說吧明朝初年,西山到太行山脈這些地方那森林是磅礴數白裡,林麓蒼黝,溪澗鏤錯,其中物產甚饒。但是百萬人口的燃料消耗,自然資源再生的速度就變得要慢了多。到了明中期之後,樹木開始變得稀少起來,於是柴火資源就日益窘迫,甚至史書上都記載著,紫荊、居庸、雁門一帶關口,“綿亙數千裡,舊有樹木根株蔓延,長成森麓,遠近為之阻隔,人馬不能渡越,斧斤日尋,樹木殆盡年”;至明末,京城周邊已是“山場林木砍伐殆絕”,“數百里內皆濯濯然”。
明朝的京城是在元大都基礎上重新修建的,跟元代一樣,京城所用煤炭主要產自宛平還有西山一帶。但是明朝定都京城就把西山作為皇家陵寢禁地,於是大明朝廷就開始嚴禁在西山開礦伐木了。在正德年間,西山的很多煤礦都被封了。
但是百萬人的需要甚至連朝廷都不能抗衡,誰阻攔註定就是失敗,所以在西山的不許開採煤礦的禁令都失效了,大明朝廷只能讓步。西山煤礦才開始了迅速的發展,當然了這也和諸位官員投身其中的關係很大,不過萬曆皇帝也不是傻子,他直接在西山設立了大批的煤稅監。
不過現在的煤稅監已經被廢除了,這也是下面官員的一個勝利,大明財政的一個損失。
當初朱由校想著西山挖煤賺錢的時候,可是惡補了一下西山煤炭發展的歷史,然後就傻眼了,直接就爆了粗口。
朕槽的!怎麼什麼賺錢的東西都有人插足啊,沒想到化石燃料在我大明這麼興盛了!
正當朱由校罵罵咧咧的準備離開煤炭群的時候,他讓人買來的煤炭引起了他的注意,這煤炭簡直就是垃圾啊,一燒起來就開始冒煙,而且這味道刺鼻難聞,火焰也不大也就稍微了比木炭強一點。
頓時朱由校眼睛就亮了,因為他可是掌握著整個西山煤炭的分佈圖,什麼地方的煤炭品質最好,什麼地方的煤炭最好開採他可是全部都知道。
這些東西在後世都不是什麼機密,找了一個大學的圖書館,裡面有的是資料把西山煤礦分佈標註的清清楚楚,甚至怎麼開採都有詳細的辦法。
就在門頭溝就有一個低硫無煙煤的露天大煤礦,露天可開採儲量達到了五千萬噸,都是高品質的無煙煤。
小錢錢真心甜.......嘿嘿......
“陛下前面就是門頭溝煤礦了。”馬車外面的小猴子對著裡面稟報道。
“孫師,你隨著朕去看看便知道了。”朱由校有些神秘的說道。
說著煤礦區就到了,說實話這也是朱由校第一次來,他把規劃圖交給王財之後就再也沒管過這裡的事情,現在從外面看規模還不小啊。
一道兩米高的木柵欄把進入的口子給封住了,而且還有十米高的瞭望塔在警戒,進入其中還要經過錦衣衛的盤查,若是不說這裡是煤礦,就說這裡朝廷的秘密據點也有人相信啊。
“微臣率領京城西山煤炭礦業公司所屬掌櫃的叩見陛下!”只見領頭的一個穿著講究的中年男子領著幾個穿著乾淨一看就是管理階層的人跪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