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說這話幹嘛?前兩天跟太古和怡和談好了?”
“太古隨我,紐壁堅還想爭取話語權,可他壓根不夠格。”
“這些事真夠亂的,好了,你走吧。”
陸致遠湊過嘴去親一口,“等我好訊息。”
和記黃埔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860年創辦的和記洋行及1863年創辦的黃埔船塢。
1965年,和記國際有限公司自立門戶,由祁德尊出任主席。
1966年和記先後收購屈臣氏、德惠寶祥行及泰和洋行等三家歷央悠久的進出口商行。
這三家商行與和記洋行構成了和記集團拓展進出口貿易以及批發零售商業的核心。
1969年,和記國際集資7200萬港元,收購黃埔船塢30%的股權。
這是和記國際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一舉奠定日後發展的堅實基礎。
1970年,和記國際透過黃埔船塢收購港島大型貨倉集團均益有限公司,這兩家公司在九龍和港島擁有的大量廉價地皮,使得和記國際一時間成為香港最大的地主。
1974年,黃埔船塢與均益倉聯合成立香港國際貨櫃碼頭有限公司,投資興建葵涌四號貨櫃碼頭,其後又收購葵涌二號貨櫃碼頭,加上九龍紅磡碼頭,和記已經成為香港最大的貨櫃碼頭經營集團。
此外,和記國際還相繼成立和寶有限公司及和記地產有限公司並上市,又先後收購安達臣集團、大亞石業、海港工程、會德豐紡織等公司,一時間風頭無兩。
然而祁德尊在香港最大熊市中對股市走勢判斷錯誤,犯下致命錯誤繼續擴張步伐,導致和記國際受到股價貶值和瑞士法郎大幅升值的雙重打擊,集團財政陷入困局越發不可自拔。
與此同時,和記國際在海外的投資全線告敗,壞賬紛紛產生,最後竟達億元以上。
去年年底和記國際股價曾跌至1.18元,公司市值低至3.4億港元,僅值1973年市值的4.7%。
和記大廈建於中環黃金地段,樓高23層,面積約50萬平方米,在此時的香港,這絕對是當之無愧的地標性建築。
年近六旬的祁德尊站在十六樓窗邊,靜靜等候即將到來的會議,那可能是自己人生的滑鐵盧。
他看著不遠處晝夜流淌的美麗香江,心裡百感交集。
那麼多碼頭船塢曾經都歸自己指揮,而今乾坤倒轉,往日一去不返。
上午八點三十,和記國際眾多股東紛紛前來與會。
沈壁下車,看著中環這座竣工一年的和記大廈,滙豐董事會主席塞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