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陸致遠問道,見羅絲詫異,趕緊解釋道:“我沒別的意思,主要是報社缺人。”
羅絲點頭道:“我知道我知道,這是我的問題,畢業後我會去男朋友家裡的公司上班。”
“可以說說是什麼公司嗎?當然,你也可以拒絕回答。”
“沒什麼,是林肯廣播公司。”
“廣播?”
“對,不過聽說他家裡有意向創辦電視臺。”
“哦?真的嗎?在哪裡開?”陸致遠怦然心動連聲問道。
羅絲搖頭道:“還沒統一意見,地點也沒選。”
陸致遠沉吟片刻,“可以給我你的傳呼號嗎?”頓了頓,他又解釋道:“我對電視臺其實也很有想法。可是你知道,華人在這邊開電視臺難度太大,而且我的護照有點問題,所以很想認識你的朋友,看看有無合作的機會。”
羅絲點頭道:“這當然沒問題,明年畢業的時候我帶他來洛城好了。”
“那就太感謝你了。”
送走羅絲後,陸致遠認真地想了想,雖然表面上看在美國辦電視臺很容易,只要有錢,買得起裝置和頻道,註冊一家公司,僱上幾個專業人士,電視臺就算開張。
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在美國開辦電視臺你必須有某個當地基金會或者大族群社群的支援。
至於純華夏國籍又無特別崇美傾向的,想以純私人的方式在美國開辦電視臺,在這個年代就是個笑話。
再者說,電視臺就算成功創辦,如何生存又是一大難題。
陸志遠認為,在美的華語電視臺想要賺錢,必須注意節目內容、觀眾數量和廣告市場這三個方面。
其一,首先是節目內容,在做好華人群體這一根基、透過口碑積累影響力之外,一定要與海外市場的主流媒體進行聯合運營,必須藉助其專業的運營經驗以及及在海外主流市場的影響力進行有效傳播,真正進入美國主流市場。
其二,觀眾數量的問題,實際上就是收視率的問題。除了電視接收等技術條件的限制外,美國華人還受地域方言、年齡、文化層次等諸多因素影響,所以在美電視臺必須具有獨播、節目自制能力,在專業運營的前提下,切實解決內容資源供應不足的問題。
其三,由於電視臺運營成本較高,電視臺一定要有影響力,要有充足的廣告收入。
正是基於此,陸致遠才迫切想要跟這個林肯廣播公司取得聯絡。
三杯茶下肚,陸致遠起身走去前院。
餐館裡此時雖然不是飯點,卻也坐了好幾桌客人。
撈仔和埃爾文夫婦在做事,阿琴和吳尚香在聊天。
陸致遠走過去時看到門口一張桌子前坐著一位衣衫雖舊卻不邋遢的老人,桌上只有一杯清水,不時望著旁邊那桌殘羹剩席,喉結不停蠕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