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東是一片平原,向西是虎牢關。
虎牢關以西的鞏縣有隋朝最大的糧倉洛口倉,取得洛口倉不僅可以得到大量的糧食,而且可以進一步逼近東都洛陽。
翟讓知人善用,這一點沒錯。
然而他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功高震主的問題。
李密不僅率領瓦崗軍打下了滎陽,更是在戰場中親手擊殺了隋朝名將張須陀。
張須陀可謂是隋朝的柱石之臣,曾經率領隋軍跟瓦崗軍交手三十餘次,每戰皆勝。
攻下滎陽並親手擊殺張須陀,讓李密名揚天下,一躍成為瓦崗軍內聲望最高的人物,甚至隱約凌駕於大龍頭翟讓之上。
滎陽大捷,不僅讓瓦崗軍有了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立足根基,而且還重創了隋軍的威望,讓瓦崗軍成為了天下皆知的反隋義軍。
攻下滎陽後,翟讓雖然意識到了李密功高震主的風險,但在這種情況下,他也只能讓李密自領一軍,避免李密完全掌控瓦崗軍。
李密出身貴族,世代受封,因為他繼承了蒲山公爵位,所以他麾下的瓦崗軍便號稱蒲山公營。
李密的野心極大,一個滎陽顯然滿足不了他爭霸天下的野心。
拿下滎陽後,他又盯上了隋朝最大的糧倉洛口倉。
楊廣雖然好大喜功,但他不是傻子,他當然知道洛口倉落入瓦崗軍會有多麼嚴重的後果。
於是,他派出派出了自己的得力手下王世充前往洛口,與李密正面交鋒。
算起來,這已經是前幾個月的事情了。
甚至可以這樣說,王世充在楊廣死後,能將東都洛陽佔為己有,還要感謝一下李密。
如果不是李密想要拿下洛口,楊廣根本不會將洛陽一帶的全部兵力交由王世充統一調動。
要是沒有這些兵力,洛陽能否落在他王世充的手中,還是一個未知之數。
…………
跟沈落雁等人一起前往滎陽的途中,韓琛終於弄清楚了寇仲兩個傢伙為什麼會被沈落雁帶著瓦崗軍死追不放。
原因並不是沈落雁看上徐子陵,而是他們在彭城的一家酒樓中起了口角,吵了一架。
沒錯,事情的起因就是因為他們吵了一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