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任是個有原則的人。
可是田豐現在完全不怕遇到這種有原則的人。
因為他現在佔著理。
朝廷在他這邊,大義就在他這邊。
劉璋現在唯一能抱緊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就是一個“孝”字,除此之外,他什麼道理都不佔。
在這種情況下,張任只需要做一個大漢的將軍該做的事情,那就是聽朝廷的話,這事就解決了。
而對於張任這種有原則的人來說,這算事嗎?
更何況還有趙雲這層關係在。
因此,雖然張任一開始絲毫沒有聯絡田豐的意思,但是在透過趙雲這層關係聯絡到張任之後,田豐卻發現張任比趙韙還好說話。
趙韙的投靠起碼也是有條件的,可是張任卻真就什麼條件都沒提。
他只透過趙雲給田豐帶了一句話,那就是他會遵從朝廷的詔令。
對此,田豐也只能感慨,這就是不願摻雜任何政治的純粹的武人吧。
不過他也清楚,雖然張任什麼條件都沒提,但是就憑張任這態度,將來前景就不可能差了,甚至可以說絕對要比主動聯絡他的趙韙還要好。
畢竟,田豐對於自家那位大將軍,還是稍微有些瞭解的。
像張任這樣純粹的武人,自家那位大將軍想必是很喜歡用的。
更何況,這位還是趙雲的師兄。
但不管怎麼說,張任這一表態,幾乎瞬間就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畢竟像張任這種人,你指望著他做事偷偷摸摸的也不現實。
因此,張任沒有任何遮掩,直接就廣而告之——既然現在益州州牧之位空懸,那他張任身為大漢的將軍,自然要聽朝廷號令。
如果說,之前趙韙等人只是在益州的水面下掀起了道道暗流的話,那麼張任這一次就直接是把事情放到檯面上來了。
而在張任公開表態之後,田豐也是覺得時機差不多了。
於是,在田豐的聯絡下,趙韙、張松等人也是紛紛表態,一時之間,整個益州上下居然出奇的達成了統一。
不過,他們也知道,這表面上的統一隻是暫時的,劉璋以及他那批死忠都還沒開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