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鬧出了一點小誤會,但是馬騰還是將自己的打算表達了出來。
而在這之後,雖然韓遂才是地主,這次聚會也是由他主持舉辦的,但是宴會的中心卻是隱隱變成了馬騰。
當然了,雖然剛才的誤會讓馬騰恨不得給韓遂兩拳,但是他也同樣意識到他們之間的關係的確應該加強一些,免得互相猜疑——尤其是他和韓遂之間。
於是,在宴席臨近尾聲的時候,他跟韓遂一合計,兩人乾脆直接結拜為異性兄弟了,這樣一來,方才因為誤會而產生的些許隔閡也算是暫時消除了。
翌日。
既然眾人已經達成了共識,所以便以馬騰和韓遂為首,一起聯名上書,表示願意向朝廷臣服。
將來若是朝廷要對外開戰,他們願意為王先驅,作為先鋒為朝廷開疆擴土。
與此同時,為了表明誠意,馬騰和韓遂還主動表示要送家眷到洛陽為質。
輔漢七年(193年)四月。
劉備在途徑轘轅關,與曹操進行了一番相見恨晚的深入交談之後,也是終於來到了洛陽。
而在到了洛陽之後,劉備也是得到了當今天子劉辯的召見——畢竟,名義是就是劉辯召劉備等人入京的,不管怎麼說,表面功夫還是要做一做的。
只是,雖然劉備掛著一個漢室宗親的名頭,而且也經過了查證,但是劉辯對劉備卻並不感冒。
畢竟,現在的劉辯可不是被曹操拿捏的劉協。
歷史上那個劉協之所以那麼看重劉備,無非是想要借用劉備的力量來擺脫曹操。
但是對於現在的劉辯而言,呂布可是大大的忠臣啊,他的天子之位都是呂布幫他奪回來的,他有呂布就夠了,哪裡需要別人來幫他?
更別說讓人來幫他對付呂布了。
甚至於,在劉辯看來,劉備一度都是叛黨之流,現在頂多算是改過自新,他不追究就已經算是非常大度了。
而劉辯雖然年紀已經不小了,熹平五年(176年)出生的他現在已經十七歲,甚至按照這會的演算法他都十八了,可是跟劉備這些老油條比起來他還是顯得嫩了點。
因此,劉辯的態度根本瞞不過劉備的雙眼,他很敏銳的察覺到了這位少年天子貌似對他並不感興趣。
很顯然,儘管他現在帶頭奉詔前來洛陽,但是之前所做的事情已經給這位少年天子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所以天子這條路多半是走不通了。
於是,在劉備離開皇宮之後,他一轉頭就去大將軍府拜謁了。
如今朝堂的風向在很多人眼中都不是秘密。
你說呂布簡在帝心也好,權勢滔天也罷,但不可否認的是,現在的朝廷,真正說話管用的人其實是呂布。
劉備自然也清楚這一點。
他來洛陽,雖然先進宮拜見了天子,但那只是走了個程式罷了。
更何況天子還不待見他。
既然如此,他如果想要將來有所作為,那隻能想辦法過呂布這一關。
來到大將軍府,劉備也是遞上了早就準備好的拜帖。
沒錯,早就準備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