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張寧面對這種情況,也是不禁有些頭疼。
不過她卻沒覺得是呂布笨,學不會,而是認為自己才學不夠,沒有教好。
因此,在發現呂布逐漸出現躺平的跡象之後,張寧也是開始想辦法為呂布去尋找更好的老師。
很快,一個人就進入了張寧的視線,那便是當世大儒蔡邕。
蔡邕乃當世大儒,精通音律,才華橫溢。
他除了通經史、善辭賦之外,又精於書法,擅長篆、隸書。
其中又尤以隸書造詣最深,所創“飛白”書體,更是天下聞名。
不過,雖然蔡邕最擅長的是隸書,但是這種當世大儒,別說他是篆書、隸書都比較擅長,只是隸書更強一點,就算他不擅長篆書,他的不擅長恐怕也不是正常人理解的不擅長。
這就像學霸和學渣的沒考好,那能一樣嗎?
總而言之,蔡邕對篆書的瞭解,那絕對是當世數一數二。
而蔡邕雖然早年諸事不順,被貶官的貶官,流放的流放,不過現在卻還混得挺不錯的。
在董卓當政時期,蔡邕就已經回到了洛陽,後來雖然董卓被呂布幹掉了,但是蔡邕作為當世影響力極大的大儒,雖然是被董卓徵召的,但也沒有因此受到什麼影響,依舊在洛陽朝廷做官。
於是,張寧在拿定了主意之後,也是直接找到了呂布。
大將軍府。
書房裡。
聽到門外的腳步聲,呂布趕緊坐直了身子,拿起一冊書簡,裝模作樣的看了起來。
從外面走進來的張寧看著呂布認真看書的樣子,本來還挺高興的,但是她仔細一看,卻發現呂布把書簡拿反了!
畢竟,小篆這種字型,對於不認識它的人來說,正的還是反的都不一定認得出來。
見狀,張寧心裡也是無奈的嘆了一口氣。
她走到呂布身旁坐下,輕聲道:“夫君,是我才疏學淺,教不好夫君,以至於夫君產生了厭學的情緒,夫君要怪就怪我吧。”
沒想到張寧一進來居然就開始認錯,呂布也是愣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