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劉繇和孫堅、文聘這麼一分兵,就給曹操創造了追擊的條件。
除此之外,孫堅雖然身為長沙太守,名義上歸劉表這個荊州牧管,但是這個名分如果真那麼管用的話,歷史上孫堅也就不會死在劉表手裡了。
事實上,孫堅根本就不是劉表的嫡系,平時沒什麼利益衝突的時候你捧捧我我吹吹你還行,但實際上他們根本就沒有什麼從屬關係。
因此,聯軍一散,孫堅就帶著自己帳下的人馬回長沙了,根本不想再在北方逗留半分。
如此一來,壓力就全來到了文聘身上。
事實上,但凡曹操沒有選擇追擊或者說是晚些時日再追擊,荊州這邊的局勢都會好上許多。
如果曹操選擇不追擊,那自然是皆大歡喜,而即使曹操選擇了追擊,只要再晚些時日,劉虞就能正式入住南陽,幫劉表阻隔掉來自北方的各種威脅,屆時就算是曹操帶兵打過來那也是讓劉虞頭疼,就跟劉表沒什麼關係了。
可是曹操卻偏偏在文聘撤軍的第一時間就追了上來。
這下子就卡在了一個非常敏感的節點上了。
聯軍雖然已經後撤,但是南陽郡劉表還沒有正式交接給劉虞。
所以說,現在如果文聘要直接撤了,那就不是把南陽給劉虞了,而是直接把南陽讓給曹操了。
可是如果文聘不撤吧,他麾下這七萬荊州軍又會再度陷入戰爭的泥潭,這也就違背了劉表收留劉虞的初衷——他把南陽讓出來給劉虞棲身,是為了讓劉虞幫他抵擋來自北方的壓力的,而不是要給劉虞遮風擋雨的!
但是不管怎麼說,南陽郡是肯定不能直接讓給曹操的。
因此,面對曹操的果斷追擊,文聘也只能選擇在析縣一帶防守。
畢竟,析縣作為南陽北方的門戶,乃是十分重要的戰略要地。
當初劉表親自率領十萬荊州軍北上的時候,就是屯兵析縣,靜待局勢。
如果析縣被曹操攻佔了,那麼南陽郡以後對於曹操來說基本上就變成了一個脫光了衣服的小姑娘,想什麼時候進來就什麼時候進來。
可問題是,之前攻打轘轅關的時候,有孫堅在一旁分擔壓力,文聘還沒覺得有什麼。
甚至在曹操還沒有率領援兵抵達轘轅關的時候,他們更是壓著段煨打,甚至一度差點把轘轅關給攻下來了。
即使後來曹操率領援軍抵達轘轅關,他們也沒吃什麼虧。
然而現在打醬油的劉繇跑路了,孫堅也領兵回長沙了,文聘現在只能獨自面對曹操了。
在這種情況下,析縣之戰一開打,文聘就感覺到了壓力。
如果單從兵力的角度來說,雖然文聘少了劉繇和孫堅這兩位盟友,但是現在析縣的兵力佔比他並不吃虧。
畢竟轘轅關一帶還需留兵防守,曹操也只是分兵五萬前來追擊。
可問題是如果打仗真這麼簡單,那麼還打什麼仗?
開打之前雙方直接比比兵力不就得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