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裡,麴義也是有條不紊的傳號施令,讓四面八方的步卒緩步推進,準備把李傕圍死在黃河邊上。
與此同時,麴義又利用旗語給公孫瓚傳遞資訊,希望他能率領白馬義從阻攔一下李傕。
雖然麴義不知道李傕為什麼會跑到黃河邊上來,但是為將者的本能讓他覺得這當中肯定有貓膩。
因此,如果能利用白馬義從的機動性攔住李傕的退路,直接將這支騎兵圍剿在當前,自然是最好不過。
看到麴義的旗語,本來就在率領白馬義從包抄李傕後路的公孫瓚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執行。
之前白馬義從和飛熊軍的交鋒,不僅僅是李傕打得憋屈,公孫瓚同樣也覺得憋屈。
李傕打得憋屈是因為飛熊軍根本摸不到擁有絕對的速度和射程優勢的白馬義從,公孫瓚覺得憋屈是因為白馬義從的遠端攻擊根本破不了飛熊軍的防。
說實話,如果不是因為事先和麴義制定好了圍剿李傕的方略,公孫瓚可能早就率領白馬義從上去跟飛熊軍肉搏了。
雖然白馬義從身為一支以速度見長的輕騎兵,他們最擅長的是騎射,但是如果你因此就覺得白馬義從近身搏殺弱那就大錯特錯了。
事實上,白馬義從縱橫邊塞這些年,死在他們手中彎刀下的胡人要遠多於死在他們箭下的胡人。
擁有著御風能力的白馬義從,他們手中的彎刀在疾風的加持下迅疾而鋒利,縱然是近戰他們也依舊是令人恐懼的白色幽靈!
儘管對面李傕麾下的騎兵看上去就是那種擅長正面衝殺的型別,但是對於白馬義從擁有著絕對信心的公孫瓚覺得白馬義從近戰也不會遜色於任何人!
所以,為了配合麴義的圍剿,同時也是為了發洩內心的鬱悶,這一次,白馬義從在數輪騎射之後,並沒有像之前那樣仗著速度優勢朝著兩翼拉開,而是紛紛放下騎弓,拔出彎刀,朝著迎面而來的飛熊軍發動了衝鋒!
看到這一幕,李傕怒極反笑。
雖然他承認自己之前貿然衝擊對方軍陣的舉動有些衝動,以至於白白折了不少弟兄,可縱然如此,飛熊軍又豈是你一支靠著騎射吃飯的輕騎兵能挑釁的?
於是,怒極的李傕率領著憤怒的飛熊軍,前進的軌跡沒有絲毫的變化,也是徑直朝著白馬義從衝了上去。
虎嘯馬鳴。
天空中巨大的飛熊法相與天馬法相率先廝殺在一起,下一刻,灰色的洪流與白色的洪流也轟然相撞,當今天下最精銳的騎兵之二就這麼廝殺在了一起。
刀起刀落,人仰馬翻。
一柄柄宛若清風一般的彎刀劃過飛熊軍士卒的脖子,在他們還沒有反應過來之前就將他們斬於馬下,可與此同時又有更多的白色身影被飛熊軍計程車卒暴力砍殺。
只是一個照面,雙方均是損失慘重,而作為統帥的李傕和公孫瓚也都是瞬間殺紅了眼。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