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皇甫嵩的排程下,漢軍的陣勢也是逐漸成型。
魚麗陣。
這是最經典的進攻陣型之一,算是鋒矢陣的進階版,其核心思想與鋒矢陣一樣都是在於中央突破。
魚麗陣的主要兵力集中在中部,分為若干個魚鱗狀的方陣,按梯次排列,可以發動連綿不斷的進攻,與此同時中軍前凸,以方面進行突破,兩翼略微靠後,以護住中軍兩側,至於指揮,則是位於稍微靠後的地方。
魚麗陣的優點便是中軍突進能力極強,不過與之相對的,弱點也很明顯。
將主力全部集中在中前部的魚麗陣,最怕來自身後的襲擊,這不僅僅是因為後方空虛,還因為他的指揮所在就在後面。
然而現在漢軍面對的是缺乏機動的黃巾軍,根本不可能變出一支騎兵來繞後突襲漢軍的後陣,所以皇甫嵩在這種情況下佈置出來的魚麗陣,可以說是堪稱完美,同時以不到三十萬漢軍對五十萬黃巾軍展開了攻擊陣型,也能看出皇甫嵩對這一戰的自信。
而在廣宗城外,相對於漢軍來說,黃巾軍的陣型就很簡單了。
方陣,方陣,還是方陣。
這不僅僅是因為雙方兵員素質的差距,更因為黃巾軍中根本找不出一個像皇甫嵩這樣的統帥出來。
以張寶和張梁的能力,能排程好這些方陣就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可以毫不客氣的說,拋開其他因素不談,光在指揮層面上,這就是一場十分懸殊的戰役。
不過黃巾軍已經沒有後路可談了。
雲車之上。
皇甫嵩遙望著對面那結成一個個簡單方陣的黃巾軍,一臉漠然的揮手。
下一刻,喧天的戰鼓聲就在漢軍陣中響起,整個漢軍的陣勢開始向前推進。
而隨著漢軍陣勢的推進,一道道宛若雲絮的流光也是緩緩在漢軍周圍浮現,將所有漢軍都籠罩在內。
這一幕曾經也在黃巾軍身上出現過。
就在當初張角擊敗盧植的時候。
不過,黃巾軍是因為有黃巾力士的存在,他們以黃巾力士為紐帶,才能勉強達到這種效果,但是對於皇甫嵩來說,任何一支軍隊在他手中都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因為這就是靈氣復甦時代屬於軍隊,屬於兵家的戰法,軍氣。
也正是因為有軍氣的存在,普通軍隊才能夠擁有和頂級猛將抗衡的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