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陳涵和萊塞塔的飛行器懸停在一面山崖旁時,山腹監控室內已經發現陳涵到來。
在山腹監控室的人自然就是領導三人了,為了保密監控室的普通戰士今天都暫停值班。
領導看見陳涵竟然沒有打電話就找到位置心中驚歎,喃喃道:“這技術可太厲害了,是用的什麼掃描裝置嗎?待會一定要打聽一下,看能不能運用到.....”
一邊感嘆領導加快了腳步領著同伴來到門口啟動液壓艙門,這山門外表是石塊內部卻是機械結構,重達數十噸,厚度超過一米的大鋼門就算導彈在附近爆炸也不會摧毀內部結構。
山腹內更是十米以上的特種混泥土外加鋼結構,防禦力驚人,建造的時候就考慮到了戰爭情況。
看見山腹開啟陳涵驚歎不已,這可是十幾米半徑的圓形出口,恐怕戰鬥機都能夠從這扇門飛出。
待看到內部場景後,陳涵確認這裡應該就是戰鬥機跑道,應該真的有戰鬥機從這裡起飛。
雪茄型飛行器比起戰鬥機可小了不少,只有兩三米直徑,看起來和個大棺材也差不多,很輕易就飛進了山腹。
等進入山腹後,山門立刻關閉,內部有無數燈光照的這裡宛如白日。
陳涵可不敢託大,等到飛行器離地幾十厘米時便身子一躍,從飛行器側方跳到地面。
萊塞塔也緊隨其後,兩人站在領導三人面前。
眾人又是一番相互介紹,萊塞塔擺著架子一句話也不說,聽見領導誇獎,也只是微笑以對。
這裡事關機密陳涵也沒有打聽什麼,很快跟隨領導去了改造的實驗室。
飛行器沒有人駕駛,但卻是緊緊跟在眾人身後,最重要的是它一直懸浮著,讓技術總監眼睛放光。
要是學會這技術,就算不用在j事上,用在民用上,以後汽車也不用輪子了呀。
很多科幻電影的懸浮汽車也許也會很快出現在這個世界。
帶著激動的心情,這名叫做陶舟的中年男人開始為陳涵介紹改造的實驗室情況。
“這裡原來是戰鬥機設計所,平時停放了不少戰鬥機,接到陳教授您的技術指標後,我們進行了新一輪改造,目前面積一百五十平方,高二十五米,用了超過五十噸鉛,就算是核輻射都不會洩露。”
“當然也不用擔心鉛傷害身體,我們這裡的外層用了好幾層隔離,最外層是鉛層,隔絕輻射以及各種高能射線,第二層是銅層,銅具備很好的電遮蔽效果,還有就是鎳層鎳具備很好的磁遮蔽效果。”
“有這三層防護應該可以防止訊號被傳輸出去。”陶舟自信的說道。
陳涵滿意的點點頭,這麼大的房間不知道花費了多少材料,應該價值不菲。
當然陳涵也不會特地補貼,智慧產業規劃部聯絡提供場地,研究成果出來後,陳涵自然也要分享一部分出去。
只要不是拿來商用,這種東西讓智慧產業規劃部掌握是最好的,到時候他們可以用到很多特殊領域。
領導和政委很快離開,這裡只剩下陶舟,詢問陳涵需不需要助手被陳涵拒絕後,陶舟便自己充當助手打算一直待在這裡偷學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