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著學士服的陳涵坐在一群老人中間,領導坐在首位,先是介紹了U型微生物目前在試點區取得的成績。
然後又講了講陳涵開發出體外批次繁殖技術,以及目前正面臨的選擇問題。
經過智囊團隊討論,論文不能發表在國外,以免西方世界研究出相同的技術。
在記憶方面,華國好不容易領先絕對不能破壞現在的好局面。
“陳博士,請問是什麼原因導致無法批次提取記憶分子液呢?如果解決這個問題,技術被破解的風險將降低很多。”陳路問道。
陳涵已經明白上面的擔憂,U型微生物產量大增,很大一批華國人都將享受便利。
保密將越來越艱難,不去國外的期刊發表論文,不把樣品給他們也是權宜之計。
記憶分子液的批次提取問題,其實是原料問題。
腸胃裡的消化酶和一些其他元素,只能在腸胃中提取。
不用異能很難把這些消化酶取出體外。
總不能又把其他人的腸道當成培養工廠用吧,這和翔工廠不同,可能需要用到胃管之類的技術。
從喉管伸到小腸中去吸液體。
這樣做也不是不行,但沒有必要,U型微生物既然數量不會缺乏,就沒必要必須使用記憶分子液。
考慮了一會兒陳涵決定說實話。
“其實提取記憶分子液的辦法並不複雜,我用的是模擬腸道環境,並且從腸道中提取特殊消化酶和其他液體,分解U型微生物就能得到記憶分子液。”陳涵緩緩說道。
孟德力恍然大悟,拍了拍自己的白頭髮,嘆氣說:“我們其實也用過這種辦法,但嘗試幾次後,都失敗了,以為這種辦法不行。”
“這個辦法確實很麻煩,對溫度溼度,還有特殊消化酶的選擇都很關鍵,我也是實驗很多次才找到的辦法。”陳涵解釋說。
在場的很多院士頓時對陳涵投來心疼的目光。
從腸道中取消化酶,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就算是最先進的儀器,也會讓人很痛苦。
並且腸道的消化酶提取過多,還會讓人體受到各種隱形傷害。
好幾個院士都開始關心起陳涵的身體。
“我身體倒是沒什麼問題,只不過這種辦法產量有限,一開始十幾克的時候,可以嘗試使用,以後大批次生產就沒辦法了。”
“具體需要用到那些消化酶我可以提供,讓科院的技術力量跟進,看能不能用人工合成的辦法制取。”陳涵微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