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微觀黑科技> 第一百一十六章 抑制劑「求推薦打賞」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一十六章 抑制劑「求推薦打賞」 (1 / 3)

為了這個抑制劑技術,陳涵相當於花費了1000萬靈魂之力。

之前的收穫都是一些概念性的東西,基因鎖技術不全,還是外星人研究自己基因的技術,只有參考意義沒有實用價值。

所以最有價值的還是抑制劑技術!

陳涵慢慢消化這部分知識,很快臉上出現笑容,他已經知道該怎麼使用這項技術了。

說起來原理並不難,目前困擾U型微生物體外繁殖的地方就是分裂速度慢。

U型微生物和其他微生物不同,其他微生物很多都是原核生物,而U型微生物屬於真菌是和細胞一樣的真核生物。

一些細菌微生物的分裂都很快。

原核生物的分裂週期,又叫代時,基本上都在幾十分鐘這個區間。

一些分裂快的微生物,甚至可以在10分鐘以內分裂一次。

比如一些單胞桿菌,在適宜培養條件下,代時竟然只有9.8分鐘!

U型微生物很可惜是真核生物,所以速度遲緩,每隔十二小時分裂並且還會在幾個或者十幾個聚集時,基因崩潰。

真核生物無疑要比細菌這樣的原核生物複雜的多,不然也不會有基因崩潰這樣的事。

要解決繁衍複製效率問題,只有加快分裂速度,讓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那樣快速複製。

陳涵都不用考慮加快速度的問題,他只需要解決分裂崩潰的問題。

只要不崩潰,12小時翻一倍,即便只能活幾代,效率也會非常高了。

越往後生產速度越快。

根據陳涵之前觀察分析,必須要把U型微生物繁殖的微生物隔離開,這樣才不至於崩潰。

而微觀世界想要分割控制不是容易的事。

目前人類觀察微觀世界主要靠的電子顯微鏡,要控制原子移動就需要用到掃描隧道顯微鏡

了。

它的原理大概就是對著觀察物體發射電子,根據電子資料反饋顯示出物體形狀。

最大可放大幾十萬倍,陳涵實驗室就有一臺,價格也不便宜,進口需要四五十萬。

用掃描隧道顯微鏡觀察到物體後,想要控制就用儀器上的微小奈米探針,精確操控原子。

這個工具在微觀世界,奈米科技時代既是重要的測量工具又是加工工具。

IBM用原子拍攝動畫,大概也是用的差不多的原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