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種作用於神經元細胞的分子藥物。
聽首長問研究進度,孟德力只好苦笑說:“沒辦法,我們幾十位院士也比不上他啊,很多事真的就需要一些靈感和運氣。”
首長搖搖頭打斷說:“這可不是運氣,陳同學的能力是很強的,不然也不會現在你們都被難住了,他卻能用技術賺更多錢。”
“首長批評的是,可惜他不願意分享具體技術,要是能夠知道原理的話,我們也可以幫他想怎麼解決批次生產的困難怎麼解決。”孟德力最後還是說道。
對於一個靠著技術吃飯的專家來說,知道一個非常厲害的技術擺在自己面前,卻不知道是什麼原理,對孟院士來說,這真是世間最殘酷的折磨。
他也想看看首長是什麼想法,有沒有讓陳涵拿出技術的打算。
老人沉思許久後才說:“時代變了,我們不能強迫每個人都奉獻,況且這位同學剛發現U型微生物就找上你們,而沒有拿去賣給國外的藥企,這個情我們要認!”
“國投辦那邊開會時,我就說過,前幾個月就算500萬一克,收購一兩公斤,都不要去心疼,這是他應得的。”
孟德力知道上面是什麼想法了,連連點頭。
“不過嘛,這項技術對我們很關鍵,目前外部環境面臨很大的壓力,各方面都很緊張,我們必須要有更多領域領先世界才行。”
“他的論文有很大的文章可以做,你下去好好想想,另外也不要太死板嘛,你們科院既然技術沒別人的厲害,那可以姿態放低一些嘛。”
“不懂就去問,不丟人,問了還學不會才丟人,他不還是你們科院的博士嗎?導師是誰?多打打感情牌行不行?”
“國投辦那邊給夠利益,你們這邊就要想辦法!”老人絮絮叨叨的說了許多。
大概意思就是尊重人才,不要抱著以前的觀念。
孟德力不停點頭答應最後說:“領導請放心,這次論文答辯他肯定要來一趟京城,到時候我一定想盡辦法去請教陳同學!導師對外我來當,私底下讓我喊他老師都沒問題。”
“這就對咯,學無先後達者為師嘛。”老人滿意的笑了笑。
陳涵並不知道京城的談話,可以說因為短短三天內,研究出科院都做不到的U型微生物提煉技術,他的科研能力,已經得到更多人的認可。
也正是因為強大的潛力,上面一直採用溫和的方式和陳涵接觸。
本來陳涵的研究在一些圈子裡不是秘密,有些人應該會提前找到陳涵買技術或者拉攏他的。
但上面提高重視程度後。
把一切牛鬼蛇神都擋在外面了。
現在陳涵其實已經成了比大熊貓還稀有的“國寶”。
陳涵晚飯的時候才接到孟院士的電話,告訴他論文沒問題,已經幫他轉發到CELL「細胞」期刊的編輯郵箱。
主要是陳涵的論文寫的是神經元細胞吸收記憶分子的詳細分析。
這種標題還是適合放在細胞期刊上。
孟德力不敢保證會不會刊發,他建議發過去等幾天,不行再試試發柳葉刀或者神經領域的醫學期刊。
反正挑選的期刊影響因子都不低於30,主要考慮就是有更多人關注,最後才好邀請大家來華國開會,方便郭嘉之後的挖人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