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的事就這麼敲定下來,發表的時候,讓孟院士稽核,並且推薦給國外的期刊。
本來孟院士就是審稿人之一,所以幾乎可以肯定,陳涵的論文,會出現在頂級期刊上。
而且陳涵還要參與今後科院組織的交流活動。
陳涵都一口答應下來。
他現在也馬上要成為科院博士了啊。
現在陳涵就很期待,在這種學術交流論壇上,會不會吸收專家們的信仰之力,讓他獲得更多靈感。
當然陳涵還有很多科研專案可以研究,就比如治療老年痴呆症的藥物。
也要弄明白其中的原理是什麼。
只是陳涵不想再繼續深入研究下去,他的知識儲備不夠,完全可以交給其他人研究。
招收一些教授來自己實驗室,繼續深入開發U型微生物後續產品。
招人的事,陳涵準備放在學術會議過後,那時候國內很多專家也會參加會議。
這些被招聘的教授在實驗室開發的研究成果,自然也是屬於實驗室的。
陳涵只要給夠科研經費就行了。
孟院士提出的專利申請,陳涵也猜到他的心思,不管是批次繁殖論文,或者提交專利申請,其實都是孟院士在試探,能不能從這個上面獲得研發靈感。
聊天的時候孟院士也有意無意的試探他的科研知識,好在陳涵在生物知識基礎上,打的非常牢靠。
沒有被看出深淺,孟院士應該能確認是他發現的U型微生物,而不是顧教授在捧人。
陳涵暫時不打算申請專利。
實際上用U型微生物申請專利,也是不行的。
可以把提取微生物的辦法申請專利,但發現U型微生物,這相當於發現了一種新物種。
陳涵有權利給U型微生物命名,這個在論文上陳涵寫什麼,那以後這個微生物就叫什麼名字了。
以後再有相關研究,其他人寫的論文,全都要引用陳涵的論文,名字也要沿用。
粗略計算,以後可以申請的專利就有很多種。
比如讓狗聰明的藥物、讓貓聰明的藥物、治療痴呆症患者、提取U型微生物的若干辦法等等。
陳涵暫時都不打算去做,因為他自己也沒研究呢。
就算是上面非常確定陳涵擁有的體外繁殖技術,也都還是水中月鏡中花。
孟院士和柯霖回京城彙報去了,臨走時孟院士又帶走了10克U型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