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涵每隔十二小時,分割一下U型微生物,就永遠有“火種源”。
然後用異能瘋狂分裂就行了,不再需要繼續折騰自己的腸道。
京城的實驗則是陷入瓶頸。
這些天他們也做了無數次實驗,最終驗證出大規模製取法非常難以實現。
單個U型微生物儲存他們可以做到,每隔12小時分離也可以做到。
但依靠這種速度體外繁衍,卻難以做到。
簡單用數學計算就能明白問題所在。
假如1克粉末中,含有1億U型微生物屍體。
豈不是要安排一億臺微生物分離儀器,才能保證U型微生物的存活。
最終的結論便是,還是需要體內體外同時繁衍。
體內繁衍的效率會提高體外繁衍的效率。
最終解決辦法,還需要研究,所有人的期望都落在顧教授身上。
因為當初顧教授就送來了起碼幾毫克的U型微生物。
按照現在的技術,蒐集這麼多恐怕需要幾百斤翔,糟糕的是收集方法依舊在設計中,不可能全部用電子顯微鏡去尋找。
而是收集到翔,立刻高溫滅殺,蒸發完水分,隨後進入特殊設計的奈米篩選儀器。
因為U型微生物的特殊外觀結構,倒是可以透過奈米漏斗篩選出死亡的U型微生物。
至於U元素,在翔中基本無法獲得,這是體外繁殖才能獲取的東西。
國家實驗室中午休息時間,顧紅身邊又圍上了一群老頭老太太。
這些人隨便一個人的名字,都能在大學教材,頂級期刊,國家院士名單上找到。
出門全都有專人保護,現在他們卻和聽話的學生一樣,不停請教顧虹一些問題。
“顧教授,你就告訴我們到底怎麼做到的吧,這次你帶來了好幾克實驗材料,要是按照普通辦法提取,起碼消耗幾百斤翔!”
“而且實驗機器也不好設計,你們肯定不是用的這個辦法,那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呢?”一名白髮老頭懇切的問道。
顧虹有些頭疼,她準備回深城了,呆在這裡她也很難受。
這些老頭老太太的問題答案她也不知道啊。
雖然他們只是想知道大概思路,但顧虹確實想不出來。
這除非是更改U型微生物的基因,不讓他們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