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齊還不準備馬上答應,便轉移話題說:“其實癌症已經可以治療轉慢性病了,谷歌、微軟都有進行生命科技研究,就我瞭解的訊息,現在治療癌症之所以沒公開成果,就是因為治療的不穩定性。”
“很容易讓癌症患者發生變異,產生未知後果,而且成本巨大。”
聽到這個訊息陳涵還真的震驚了一下,畢竟他的認知裡,癌症除了一些良性癌症,應該是絕症,得了就要死。
結果聽陸齊這位大佬說,原來癌症其實已經有治療辦法,他頓時來了興趣。
心裡還有點小尷尬,原來自己在醫療領域,還沒人家陸齊瞭解的多。
“陸哥,癌症真能治了?”陳涵疑惑的問。
“呵呵,吉利德這家公司不知道你聽過沒,他們公司正在收購抗癌製藥商Kite&na,據我所知收購費用,將超過110億美刀,到時候他們在癌症方面的專利,幾乎形成了壟斷,他應該是醫療領域新崛起最強的公司之一了。”陸齊笑道。
陳涵趕緊不恥下問,想知道吉利德是怎麼回事,誰創辦了這家公司。
陸齊想了半天,才用了一個漂亮國版本加強N倍賈老闆形容這家公司的創始人。
當然賈老闆還沒跑路,陸齊說的是PPT能力。
吉利德公司創始人29歲才創業,不停給投資人畫餅,連續虧了很多年,最後不停梭哈新藥,併購其他醫藥公司。
因為每次都成功,現在丙肝治療藥物,就是他們家公司的,市值破千億美刀,每次收購都是幾十上百億美刀,正在瘋狂擴張。
他們掌握了上萬醫療領域的專利,每年醫保給他們的費用,讓漂亮國都承受不住,準備用行政力量讓他降價。
陳涵也真正瞭解了一些醫療領域的內幕,在普通人的世界裡,醫療比網際網路公司肯定要遙遠很多。
其實他們的賺錢能力,卻遠遠超過網際網路公司。
每個國家的醫保系統,都有龐大的資金量。
就拿華國來說,每年的支出都在兩萬億左右。
漂亮國,歐洲國家同樣如此。
這是一個悶聲發財的產業,只有那些生病的人,才能感覺到,到底要花多少錢。
普通人可能只知道,患了重病多半要把整個家庭的資產掏空。
“陸哥,沒想到你對醫療領域也這麼瞭解,那在醫療和網際網路領域,你更喜歡做那方面的工作?”陳涵試探的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