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易文翰瞭然微笑,他的推測果然沒錯,他已經可以確認喬川自創的摩斯密碼間隔究竟是什麼。
剛剛吉時也科普過了,間隔字元與字元的是三個點的停頓,但沒法表現在書面上。喬川必須在行文中有所暗示,暗示的內容就是“三個點”。
而喬川在推理部分一開始強調的鐘表、人數和站位,實際上就是在告訴讀者,他後面將會如何暗示三個點和七個點的間隔。因為“三點”和“七點”都在錶盤上。
軍事用語中,會用幾點鐘位置去描述方位,比如“你三點鐘位置有敵軍”“我在你七點鐘位置”。這種描述的基礎是,“你”是錶盤的中心點,“你三點鐘位置有敵軍”也就是說你的右側與你平行的位置有敵軍;“我在你七點鐘位置”也就是說我在你後方偏左一點的位置。
喬川寫到:盧昶就站在我的右側平行的位置。這句話表明了,盧昶在他的三點鐘位置,等同於,“盧昶”等於“三點”。
易文翰可以肯定,再往後,喬川還會特意提及某個人在他的斜後方,也就是七點鐘的位置,這個人也就等於七點,也就是單詞和單詞之間的間隔。
行文到這裡,已經出現了第一個間隔,三個點的字元間隔——盧昶。也就是說,前面標點符號裡的實心句號,加上後面兩個標準破折號,共同組成了一個字元。
易文翰用面前的電腦上網,開啟了摩斯密碼對照表,“點劃劃劃劃”對應的是數字“1”。
易文翰繼續往下看,接下來喬川的下文是:
我抬手阻止盧昶繼續說下去,雖然事已至此,我仍舊想要保密恐嚇案的真相。讓蘇家其他人知道其中內幕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
陶局長顯然跟我是一樣的想法——恐嚇案的事兒就此過去,他催促我:“喬川,根據你的排除法,沒有人有機會犯案,那麼兇手到底是誰?”
“我的排除法沒錯,而兇案也的的確確發生了,但這並不矛盾,”我環視四周,鄭重宣告,“兇手不可能是本館的人,也不可能是別館的人,那麼只有一個可能——在蘇公館裡還隱藏著一個人,一個我們不知道他存在的傢伙.”
我右側的盧昶小聲驚呼:“原來是這樣!”
盧昶一說話,就代表著三點的間隔。說明這幾段話裡的點和劃又組成了一個字元。提取出來就是“劃劃劃劃點”,對照得出的是數字“9”。
這可比玩網上那些虛擬的文字遊戲有趣得多,因為這本筆記是真實的民國物件,而且謎底現在是未知的,他易文翰和吉時全都不知道這文字迷宮的出口到底通向哪裡,喬川到底意欲何為,謎底究竟是什麼。
未知的才是最有趣的!易文翰被興奮和滿足感包圍,這個週末過得可比在圖書館看小說充實多了。
易文翰繼續往下看,以盧昶這個工具人作為三點的分割,依次提取實心句號和兩條或一條橫線的破折號,又得出了兩個數字:3和3.
後面這個“3”結束的時候,不光是盧昶說話了,喬川斜後方的人果然也閃亮登場。
喬川的原文是這樣的:
我的左斜後方突然有個聲音冒出來,說話人興奮急切,正是大少爺蘇堃頡,此時的蘇家,他大概是最聰明,最能跟得上我的思路,距離理性推理最近的一個人。他說:“是小貞的相好,我們家以前的廚師,因為殺人罪在逃的戚遠!”
有幸跟盧昶一樣被選做工具人,代表七點,也就是單詞之間的間隔的人正是蘇家大少爺蘇堃頡。往後,只要這位大少爺一開口,就說明一個單詞結束了。
也就是說,前面的“1933”就是一個單詞。傻瓜都能看得出,這是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