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天道六藝之一,音道的受眾最為廣泛,天界眾生或多或少都對音樂有一定的瞭解和運用。
黃道齋那邊,一名英俊的男子站了起來,道:「我願意同小姐共譜一曲。」
男子是黃道十二宮之一的寶瓶宮,名叫鬱洋,天界的音藝之道是沒有固定旋律與節奏的,全看臨場發揮,也就是說是全看現場心情,所以才稱為共譜一曲。
琴師女子做了個邀請的手勢,意思是讓他先請。
鬱洋取出一把玉簫,輕輕吹奏起來,他的音道技藝也十分高超,簫聲一響,宛如空靈之鳥歌唱,清新悠揚,瞬間將聽眾的思緒完全放空。
叮叮咚咚!
就在這時,琴聲忽地響起,恰如大江奔流,節奏緊繁,瞬間衝散了蕭聲中的空靈之感。
鬱洋一愣,蕭聲立緩,所謂琴蕭合奏,自然是要相互配合的,可對方並沒有配合他的意思。
也就在他遲疑的霎那,口中所吹之音已經完全變了腔調,變得急促爆鳴,恰如驚濤拍岸,氣勢恢宏,自己竟然被帶入了對方的音樂節奏之中。
鬱洋本能的就想扭轉,可已經晚了,他的口好像不是自己的,腦袋也不由自己控制,所吹之音,盡數為曲迎而生。
一曲終了,他面色一陣灰敗,躬身道:「小姐音藝造詣太高,在下遠遠不能相比,無法匹配合奏。」
「這是綾乃小姐,此次搭乘我們的飛舟前往羲和國。」贏錫開口介紹道,意思是說琴師女子並非僕人,而是客人。
綾乃的目光轉向了黃道齋這邊,掃了一圈,最後卻是看向了羅開,道:「這位先生氣質朝凡,音樂造詣定是極高,可願與我共奏?」
眾人訝異的看向了羅開,音樂造詣高不高,難道真的能從氣質中看出來?
其實確實可以從氣質中看出來,音樂對個人氣質的培養是最為直觀的,只是音樂非常的複雜,流派極多,通常來說,喜歡旋律者比較脫俗,注重和聲者比較高貴,追求節奏者比較不羈。
羅開個人比較喜歡旋律,聞言倒是也很樂意表演一曲,只是他個人比較喜歡撫琴,便道:「我來撫琴,你來吹簫。」
綾乃訝異的看著他,美目之中閃爍動人的微光,點了點頭。
羅開走過去,輕輕拂動琴絃,好久沒有彈琴了,隨著琴聲響起,他的思緒,他對天地萬物的感悟瞬間就都完全的賦予了進去。
天道有情,音作為天道六藝之首,是最容易引發他人他物精神共鳴的展現方式,若想在琴道上修煉有成,必須擁有一顆敏感易慟的心靈,以感動他人,感動自己。
隨著琴聲響起,眾人的心情似乎也隨著琴音而高低迴落,不能自己。
天下之道論到極致,物質之間的存異和絃,人間之道論到極致,人與人之間的一個情字。
心靈與物質之間存在著一種名叫「弦」的事物,就猶如物理學中的弦理論,它是萬物之間的橋樑,如同琴上的音弦,我們用思想撥動音弦,來觸及物質的靈魂。
聽著那扣人心絃的美妙琴音,綾乃幾次想要豎簫吹起,卻發現根本不敢,也不能,只害怕一旦吹奏自己就將不能聽清這心靈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