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眾多儒家官員的目光都聚焦在自己身上,孫乾也是頭大如鬥,因為這就是一個生死局。
孫浩是他堂兄,如果孫浩能夠升任廣東布政使司左參政,那麼將是儒家之中年紀最小的從三品高官,加上廣東算是儒家的地盤,幾十年後,孫家或許有可能出個閣老。
可如果應下了,那麼儒家謀劃了這麼久的離間之計將付諸東流,而獲得好處的只有孫家,這讓其他儒家官員怎麼看他?
不過拒絕的話,估計孫浩會恨他一輩子,而且是恨之入骨的那種,因為孫浩這輩子估計也就這一次機會了,一旦錯過了這次機會,孫浩這輩子估計連調回中原的機會都沒有,更別提進入朝堂了。
畢竟孫家沒什麼勢力,根本無法給孫浩任何支援,要不然當初孫浩也不至於在儒家強勢的時候,成為第一批外派的官員了。
現在這次機會純粹是機緣巧合之下才有的,錯過這次機會,不說沒有崔景榮這種級別的大人物為孫浩舉薦,就算中原地區出現官職空缺也輪不到孫浩。
“那就這麼定了吧。”
這時候,一道淡然的聲音響起。
聽到這聲音,孫乾頓時如聞天籟,連忙抬頭,開口的正是朱慈煌!
“臣等遵旨!”
聽到朱慈煌的話,文武百官紛紛躬身應道,所有人都知道,朱慈煌這是不想讓他們繼續鬥下去了。
現在皇權如日中天,沒人有膽子撩朱慈煌的虎鬚,既然朱慈煌不想讓他們繼續鬥下去了,那他們自然懂得什麼收斂。
“沒有其他事情的話,那就退朝吧。”
見狀,朱慈煌擺手道。
“退朝!”
看到沒人再出列,陳洪揚聲道。
“臣等告退!”
百官們行禮告退。
隨著百官們收斂,黨爭平息,整個朝堂也變得平和了起來,不過所有人都知道,這只是暫時的,正如開國之初一樣,皇權盛而臣權衰,百官蟄伏!
現在皇權正盛,而且遠離了大明的朱由校生死未明,自然不會有人敢炸刺。
………
春去秋來,日月交替,時光如水,眨眼間,二十年的時間飛逝而過。
大明世界也開啟了統一全球后的第一個盛世,史稱明皇盛世。
這二十年裡,有朱慈煌鎮壓朝堂,黨爭被壓制,一直只停留在底層官員的層面。
而且歐洲地區的叛亂也已經逐漸平息,二十年對於修行者來說或許不算太長,但是對於普通百姓而言,二十年已經是兩代人的傳承了。
自朱由校統一世界,各地的文化便已經被徹底廢除,二十年的漢化教育,年輕一代的各族百姓都開始接受了大明的統治。
乾清宮,書房。
“陛下,河南左布政使上奏,河南靈石礦已經枯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