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這貿然招募兩百萬大軍,國庫怕是難以支撐啊。”
朱國祚站出來道:“不若先招募百萬士卒,剩下的分成三年時間徵召,這樣一樣一來,國庫尚可支撐。”
“不必了。”
朱由校擺了擺手道:“朕會從內帑中調撥八百萬靈石進入國庫,用以徵兵之事。”
他倒沒有懷疑朱國祚在跟他唱反調,因為國庫的情況,他同樣清楚,招募百萬士卒已經是將國庫掏空了。
“既然陛下有安排,臣無其它異議。”
聞言,朱國祚只能拱手應道,既然朱由校肯出錢,他自然沒有異議,大戰一起,他們手中的權力也會更好用,而不是現在這樣處處受制於人。
要知道開國之初,打敗蒙元的時候,朝中一品的強者可不在少數,其原因就是他們手中的權力不會太過受到限制。
而不是像他們現在這樣,做個決定,六科給事中盯著,御史們盯著,連他們手下的人都盯著。
而且大明能夠統治這方世界的話,他們這些人必然也會跟著水漲船高,別說一品了,就是半聖也不是不可能。
“此次招募士卒的工作,軍機處準備派遣何人負責?”
朱由校轉頭看向張維賢,現在的軍機處中只有五位軍機大臣,熊廷弼和曹毅常年不在京城,鄒元標又是老滑頭,基本上不管事。
除此之外,就是從京營總督之位退下來的袁可立了,只是袁可立又是個鐵榔頭,頭鐵得很,做事極為較真,在文官中的人緣也不咋地,自然鬥不過張維賢這個老狐狸,所以在軍機處中,基本上以張維賢為首。
見朱由校問話,張維賢站了出來道:“陛下,臣舉薦袁可立袁大人。”
“可!”
聽到張維賢舉薦的人,朱由校輕輕點了點頭,由袁可立這個鐵榔頭負責招募士卒,他確實可以放心,能夠在袁可立這鐵榔頭手下搞事情的還真沒幾個。
“陛下!”
這時候,一個出乎所有人預料的人站了出來,工部尚書馮從吾,一個低調到幾乎被遺忘的文官重臣。
看到馮從吾出來,所有人都是一愣,這可真是千古奇事,這位居然主動冒頭了。
對於眾人異樣的目光,馮從吾並沒有在意,作為官場上的老油條,如今的局勢他也看出來了,接下來大明估計會化身為戰爭機器,所有人都得為戰爭服務,已經由不得他繼續低調了,要是跟不上朱由校的腳步,他肯定會被淘汰出局的。
“陛下,招募士卒的事情不難,不過想要湊齊兩百萬大軍所需的軍械,以工部軍器局和兵仗局現在的產量,恐怕難以供應大軍所需!”
組織了一下語言後,馮從吾拱手道。
自從重整了京營之後,朱由校對於軍隊的軍械要求可不只是刀槍箭矢,靈石銃和靈石炮的數量至少要佔一半。
兩百萬大軍,至少要上百萬的靈石銃,上萬靈石炮,軍器局和兵仗局想製造這麼多軍械,至少要五六年的時間才行。
聽完馮從吾的話,朱由校也是眉頭緊鎖,這確實是個問題,京營到現在的兵馬也不過才一百五十萬,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軍械的不足,他又不想組建單純的冷兵器軍隊。
雖然這幾年,軍器局和兵仗局一直在培養工匠,但是想要滿足兩百萬大軍的需求,確實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