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期節目邀請八位歌手。
蒙面進行pk,敗者揭面。
最後勝出的一名,成為本期歌王,不揭面,進入下一期!
八位歌手。
這可不是什麼大白菜啊。
《蒙面歌王》這手筆,未免也太大了一點吧?
看到賽制以後,觀眾是激動。
可是那些綜藝界的人,卻是整個兒懵逼的。
“葉青這腦洞也太大了吧,怎麼想出來的這節目?”
“我也覺得奇怪啊,蒙面唱歌,這點子簡直絕了!”
“他這節目,其實都有徵兆的。”
“什麼徵兆?”
“你們看看葉青做出來的三個大製作節目,逐一對比一下。”
“葉青做的三個節目?《我是歌手》《華夏好聲音》《蒙面歌王》,這三個節目怎麼了?”
“我也沒看出這三個節目有什麼關聯啊。”
“你們這眼界太膚淺,從一開始,《我是歌手》提倡的是專業競技。而到了《華夏好聲音》,更注重聲音,所以讓導師們轉過椅子,只聽聲音。可是到了現在的《蒙面歌王》,這就更純粹了,不僅要專業的唱功,還要蒙面,這三個節目,就跟宣傳的一樣,完全一脈相承!”
“你這麼說,好像是有些道理啊。”
“我去,竟然會是這樣!”
有人一本正經的分析了這三個節目,然後對著一黨子人開始解說。
還別說,大家都認可了這說法。
最後得出一個結論。
“葉青作為一個音樂人,對歌唱類節目有特殊的嗅感,所以他能夠做出這種節目。從《我是歌手》,到現在的《蒙面歌王》,那種對歌唱類節目的執著,也越來越純粹!”
“這種節目,我做不出來,你們做不出來,只有葉青,他這種音樂玩家,金牌製作,才會有這樣純粹的音樂節目構思和創意!”
現在的人,對葉青的節目構思,已經不是好聲音時期那樣盲目的貶低。
一番分析之後,都認可了《蒙面歌王》的賽制。
最後,還是有人指出了這個節目的缺點。
“節目創意雖然好,但是恐怕觀眾不買賬啊!”
“為什麼這麼說?不是有趙紫凝做猜評團麼?還有姚菲,還有邱雨田,這些都是收視率的保證。”
“這你就不懂了,趙紫凝人氣高是很不錯,可是這節目她不是來唱歌的,沒用啊,節目還是要靠那些在上面唱歌的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