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暗物質,並不是地球人一般意義上的暗物質。
地球人因為探測手段較低,對宇宙中的大部分物質,既無法觀測,也無法理解,更無法利用,於是將其命名為暗物質。
但隨著科技水平的提升,觀測手段也隨之不短變化,越來越多的新事物被發現,自然有越來越多的暗物質被觀測到,被理解,最終變成了正常物質。
其中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湛金,翠金這種二級金屬,因為能夠容納的能量太高,也太博愛,地球人能用的監測手段無非就是電磁波和光,但這兩種東西都會被吸收掉,那肉眼觀測上去,自然就是黑乎乎的,無法理解無法觀測的暗物質。
但有了中微子雷達後,這種二級金屬一下子就變得可以理解了,隨著能夠觀測光譜範圍的提升,人們也看到了一些無法被這些金屬吸收的光頻,原本黑乎乎的物質也開始有了色彩。
這就是暗物質變成明物質的過程,就像早年間人類不理解自然,發明各種神靈來崇拜,到慢慢可以用科學解釋一般,都是人類從矇昧走向現代的一個過程。
而黯道文明這個暗物質,則是專指一個體系的物質:中子系物質。
質子俘獲一個負電子,或者失去一個正電子,就會變成中子,這便是質子的β衰變。
一般來說,這個電子會來自原子核外的電子軌道,就像行星意外被太陽吞噬了一般,電子也會夢遊到原子核中被原子核吞噬,這種衰變過程被稱為軌道電子俘獲。
但除了這種方法,還有第二種方法。
用大量負電子衝擊質子,負電子並未變成自由電子,反而被質子俘獲後,質子也可以變成沒有電荷的電子。
但這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極低,因為電子被俘獲後,原子核電量降低,外圍軌道上的電子自然容易脫落,為了維持電荷平衡,那個衰變成中子的質子還得把電子給還回去,整個體系無法長久而穩定的存在。
但機率低的意思是,雖然可能性不大,但還是有可能發生。
而這種情況,在星海科學界一般被命名為質子的暗衰變,發生暗衰變後,原本的物質就會產生和正常物質截然不同的性質。
這類物質的原子核因為質子發生了暗衰變,統統不帶電,但原子核外的電子又轉的好好地,結果就導致這種原本不應該導電的物質竟然開始導電了,能想象氧氣,氮氣,二氧化碳變成導體的樣子嗎?
還是極其優秀的導體!
結果就是天上一道雷劈下來,能電死幾十萬人,躲哪裡都沒用....
而暗物質文明透過這種改造,將身體改造成了良導體,可以輕鬆吸收周圍,太空,真空中的能量,維持自身的生存。
整個文明的生命,已經被轉換成了類似雷電精靈一般的生物。
這也是一種長生之路,雖然被認為是一條邪道,但能長生就行,誰管他邪道不邪道的呢!
星盟科學界也是這麼覺得的,只是因為道不同驅趕了黯道文明,並沒有趕盡殺絕。
至於為什麼秦悅感覺這種文明沒有威脅...
因為這條路走的人少,也就意味著沒有參照物,很難進步....
暗道文明在4.6萬年前加入的星盟,當時2.6級,3300年前離開的星盟,但走的時候才3.2級...
4.3萬年的時間啊,竟然只前進了一步!
這就是自己創道的艱難,而從它離開星盟到現在只有3300年。
這麼點時間,他能到3.5就不錯了,顯然不是滅亡地球的文明。
“晉升為四級的文明資訊被十八憲章保護著,我暫時無法得到,那就先把這幾個文明的可能性排除了,第一個目標,玖鶴文明....”秦悅說著,臉色卻不是很樂觀。
有預感,很有可能,自己這一趟還是要白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