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場技術,聽起來平平無奇。
但它還有另一個名稱,叫做人工黑洞!
因為黑洞的產生,就是因為高密度大質量物體扭曲空間,產生的超強引力場。
人造引力場肯定達不到黑洞的那個能級,但也相差不遠,不能吸引光,但是可以吸引大質量粒子。
而創造人工黑洞的方法,笨辦法是使用大質量高密度物體,有技術含量一些的辦法,就是強相互作用力場和電磁力場融合,同時對物質的電子核和核外電子產生吸引力。
大質量高密度物體,差不多都到中子星物質那個級別了,找起來不好找,從市場上買的話又貴,所以秦悅不用這種方法。
他選擇第二種,將強相互作用力場合電磁力場融合。
兩種不同的力場想融合在一起,互不干擾還對自己該生效的地方生效,這無疑是一個很大的技術難題。
維羅拖了幾萬年不交貨,瓦洛都沒有問責,足以證明這個技術確實不好研究。
但還好,秦悅知道這個關鍵的融合公式。
他把試驗場地放在了一艘省級星艦上。
這是天才艦隊的一艘省級星艦,名叫晨光號。
天才艦隊的船員早被秦悅滅掉了,船上自然空無一人,不過雖然經過了自動化改造,但當初因為時間緊任務重,他只能改造最表面的操控的部分。
現在時間多了,他就慢慢把所有為士兵服務的設施都拆了,包括宿舍樓,健身室,娛樂室,生物培養室,生態艙,水迴圈系統等等....
一個飛船中,近三分之一的空間都是為這些士兵服務的,把這些空間裡的東西拆掉,然後改成強相互作用力場維持裝置。
強相互作用力是核間作用力,距離相當短,就算秦悅加大了功率,也只能影響1厘米寬的距離、
不過秦悅將它們貼在力場發生裝置的位置,兩個裝置中間,一條不足1厘米的縫隙變成了同時受兩種力場影響的區域。
然後講大量物質粉末投入這隻有一厘米寬的區域,在兩種力場的作用下,這些分子迅速開始凝聚,碰撞,運動,最終誕生出,原本的粒子性質慢慢喪失,一些新的物質在兩種力場的影響下誕生出來。
而新的物質中,有那麼極其稀有的一種物質,便是秦悅想要的量子糾纏對。
秦悅記得小時候學過的居里夫人的故事,說居里夫人用大鍋提煉鐳,幾噸重的的東西中只能提煉出來零點幾克....
當時他覺得居里夫人牛逼,後來長大後,發現有公知一直在洗外國,又覺得這個故事,可能是被吹出來的。
再怎麼說,也不可能拿個鍋提煉元素吧!
不過現在麼,秦悅感覺有點像新這個故事了。
因為他就站在一個類似鍋爐的裝置旁,看著自己投入了2800噸物質,最終產出了,4對兒量子糾纏對?
是4對,不是4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