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間中,四個中年,身後還跟著七八個青年,正在圍著一個圓形,上面纏滿了線條和尖錐的裝置旁。
其中一個,正是他剛剛才見過的老師王金衍。
“秦悅,你來的正好,根據你的論文,我們已經初步製作了一臺製備裝置,不過還有些問題沒解決,你來看看怎麼回事...”王金衍看到秦悅,趕忙拉了過來,又對旁邊的中年們說道:“看,這就是我學生秦悅,今年才18歲,大一喲!”
“臭不要臉,人家自己研究出的製備方案,跟你有什麼關係!”一箇中年頓時不樂意了。
秦悅看了眼他的胸牌,常登,今年65歲,也是材料學大佬。
“他上過我的課啊,那我教的東西,或多或少還是影響了這個裝置的誕生的!”王金衍得意洋洋的說著,又扭頭問道:“秦悅,你說對不對..”
秦悅笑笑,沒有回答,他已經來到了裝置旁邊,智子已經開始掃描這個裝置了。
“這是我們的圖紙,你能看吧!”王金衍又遞過來一個卷軸。
因為星海中的圖紙都是卷軸,不管幾千張還是幾萬張都放在一個卷軸中,因此閱讀圖紙和圖紙專門就成了一個專門的學科。
前期科學家還能自己製圖轉碼,到了後期,隨著圖紙的增多,大家忙不過來了,就乾脆培養製圖師,專門負責這項工作。
不過秦悅不需要這些,他讓智子掃描一下,然後直接投影在眼睛上就可以。
“大部分功能都實現了,不過還有些細節不夠,比如這裡的永磁合金,你們用的鐵鎳合金,但我覺得,鈷合金會更好,還有這裡.....”
秦悅看著圖紙,說是隻有一些細節,但一開口,就是洋洋灑灑一個多小時。
十幾個科學家本來也沒多認真,你是寫出了論文不假,但是從論文,到能夠用來驗證論文的裝置,中間可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的。
不是所有理論科學家都擅長動手的,比如楊振寧,就是個知名的不擅長動手的例子。
他們已經在這裡琢磨了大半天,並且製造出了一個勉強可以的裝置,雖然沒能製備出金屬氫,但是高密度液態氫已經誕生了,這足以說明這條思路是對的,繼續下去,應該是有可能成功的。
這已經夠了,誰也沒想著一個下午的時間就真能把金屬氫搞定。
但是,隨著秦悅的講解,所有人臉上的表情,就從原本的散漫,到開始認真,慎重,再到隨手抓起旁邊的紙筆開始記錄!
“這,這真的只是寫了個論文嗎,我怎麼感覺他都已經制作過了啊!”王金衍有些難以置信,這是天才?
這哪裡是天才啊!
天才是沒能成長起來的大佬,而秦悅現在這幅樣子,分明是一個已經成長起來的大牛!
如果按照他的指示,將裝置改造完成後,製備出了金屬氫,那他的地位,將直接從學生的身份跳出來,和他們這些院士平起平坐!
畢竟,都沒幾個院士有金屬氫這樣重量級的產物!
一小時後,秦悅從旁邊冰箱中掏出一瓶水,抿了一口,道:“差不多,就是這些了....”
洛川看著這樣的秦悅,一臉驚歎,又想起自己剛剛對秦悅的稱讚,連連感慨自己的目光就是好,一眼就看出來這是個大佬!靠著這些緣分,沒準回頭還有抱大腿的機會呢!
可惜,此時秦悅已經被包圍了,壓根沒時間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