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大概用了170萬年,就從猿人進化到了現代人類。
而圓周文明,用了4300萬年!
並且它們的人類智商還很低下,一開始精神力應該普遍在0.8左右。
又經過了近60000年的發展,圓周文明終於出現精神力過2的了,然後才進入了星海,然後又邁入了大發展階段。
圓周文明有自己的創世神話,也有定下整個文明基調的聖賢,在中國,這個聖賢是孔孟老子,在圓周文明,這個聖賢就做的事情,就類似於地球上的墨子了。
這是一個數學家,幾何學家,他最先定義了長,短,圓,三角,多邊形的概念,推理出了長方形面積公式,計算出了圓周率π=3。
基於這些理論,圓周文明的發展速度陡然向前邁進了一大步,算是從矇昧時代,進入了文明時代。
後來圓周文明進入星海,確定文明名字時,那個第一人想都沒想,就用了那個聖賢的尊稱。
按照這種命名方法,地球這邊不應該叫藍星文明,應該叫孔孟文明的。
“所以,按照圓周文明對這個聖賢的尊崇,那星門所在位置,很可能,就是圓周山了?”秦悅翻開地圖,搜尋圓周山。
很快,找到了!
圓周山不在圓周文明聚集區,反而有些偏遠,位於一塊兒大陸南方,接近赤道的位置。
海拔2566米,這不是一座山,而是一處山脈,連綿的山脈宛如一隻趴在地上的八爪魚,數條山脈從圓周山處蔓延而出,伸向南北兩方,整個山脈,長達440公里。
這是因為火山噴發而形成的山脈,不過已經冷卻很久了,山上有不少人工建築,諸如巨大的階梯從山底蔓延到山頂。
山頂上還有幾處宮殿,以木材為主要建築材料,可以看得出,這些建築很久遠。
“就是這座山,就是這個鈴鐺!”仿生探測器繞著宮殿轉了一圈,雖然和後世看過的那個不太一樣,但秦悅還是認定,就是這處宮殿。
和後世不一樣,那是後世有宗教對這處宮殿進行了改建,但總體框架,還是一樣的。
所以,星門就在這座山旁邊的山溝裡!
秦悅操控著偵察機,向四周發出陣陣電磁波,然後看著雷達上的痕跡。
大部分山石都是會反射電磁波的,但是星門不會。
星門會吸收一切輻射,所以對著它發射電磁波,那就是有去無回!
而這,也是尋找星門的最簡單的方法!
不過一秒鐘,雷達上已經出現了數處空洞。
排除了天空,湖泊,山谷,竹林等數個區域,秦悅鎖定了一個位置。
“就是這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