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魚,飛魚部落的一個年輕男性,因為他娘生他時吃了一條小魚乾才有力氣將他生下,所以就叫他乾魚。
野人的‘想到什麼就取什麼名字’取名法。
乾魚那天早晨自願接受了出去換火種的任務,即使半路失去了同伴,也沒能阻止他前進的步伐。
好在當時下著大雨,白猿也都在部落裡躲著雨,他才能順利透過白猿領地,沿著河流不停奔跑,好幾次差點被暴漲的洪水捲去。
當雨停後,他迷路了,因為大雨使得河流改了道,但他知道,只要沿著河流跑,總會遇到人。
因為,人離不開水。
他餓了就吃草、吃泥,由於沒有火,天黑了就挖個洞將自己埋起來睡覺防止野獸襲擊。
就這樣,在二十多天後,他終於遇到了一個人族部落洛部族。
洛部族的人很友好,欣然接受了那塊已經腐爛生蟲的肉讓乾魚取火,他們還多給了乾魚幾個火把,以及兩條巴掌大的活魚。
那魚是洪水退去後洛部族的人在淺水坑裡找到的。
乾魚不知道的是,那兩條魚以及幾個火把是洛部族的大巫特意吩咐人給他的。
有了火,乾魚就日夜兼程,幾乎就沒睡過幾次覺,一路舉著火把跑了將近七天回到了白猿的領地。
到了白猿領地後,他就找了個隱蔽的山洞睡了一覺,再趁半夜白猿睡得最熟時啟程,因為野外也有在外狩獵沒回去的白猿。
他跑了十多個小時,終於在第二天午後跑回了飛魚部。
看著乾魚舉著火把朝自己跑來,潘達彷彿看到了前世時開奧運會傳遞聖火的場景,因為有一群人跟在乾魚身後跑。
人們邊跑邊喊著:“乾魚,有火了,不用跑那麼快!”
但乾魚什麼都聽不清,他跑得都產生幻覺了,以為那些人在對自己喝彩,此時他的心中只想著快些把山洞裡的篝火點燃,因為這是最後一根火把,燒完就沒了。
一直到潘達攔住了乾魚的去路,乾魚才停下,大口喘著氣,將火把遞給潘達,想說話,卻說不出,身子一軟,就要倒下去。
潘達伸出熊掌將乾魚扶住,說道:“別說話,別坐下去,深呼吸,吸氣,吐氣,吸氣,吐氣……”
這人要是坐下去,肯定會像第一個跑馬拉松的那個人一樣猝死…潘達心裡是這麼想的,所以他才扶住乾魚。
深呼吸幾次後,乾魚終於緩過來,開口道:“快,去點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