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咱們村的田地已經按照您的要求開墾好了,在村子前蓋了兩座新學堂,在村裡蓋了幾座大房子。”
“很好。”
潘達難得誇獎馬拉松,馬拉松聽後嘴角都咧到耳根。
接著潘達指了指後面的一百九十八個孩子,對馬拉松道:
“先帶他們去新建好的房子休息,明早帶他們到村口集合。”
“好的先生。”
潘達又吩咐道:“等會去叫細虎到魚峰洞,我有事與她商量。”
“好的先生。”
魚峰洞中,飛魚村的三個首腦圍在一張桌前開會。
一把掌大熊潘達,主管村子發展方向。
二把手巫祝高將軍,主管村子發展的科技樹。
三把手大村長細虎,主管村子雜事。
軍事主官鷹雄、粗虎與馬拉松沒有被邀請參加,因為這不是軍事會議。
會議的主要議題是:如何養活打工仔?
這是個難題,飛魚村的糧食只夠本村人吃到夏天,要是分出去的話,村民又得像以前一樣捉蟲吃草。
三個首腦討論了一個下午,最後決定上半年就讓村裡人辛苦些,不吃飯,只喝粥。
飛魚村懸崖中間的鹽礦有很多,挖不完,他們決定分出一點玉米,等打工仔沒糧食吃時,每天給他們吃一餐骨頭熬的加鹽玉米粥。
骨頭從哪來,當然是飛魚村的鹹魚骨頭與一些食用動物骨頭,像鴕鳥、鴨、鵝、豬那些。
飛魚村人自己吃肉骨大米粥,吃完後把吃剩的骨頭再拿去熬玉米粥分給打工仔。
他們還決定了多種些南瓜,再把一部分南瓜籽分給打工仔種。
南瓜這種東西,成長快,個頭大,吃得飽。
總之,要先保證飛魚村人的糧食供應,至於打工仔能養儘量養,養不了就不管了,就讓他們抓蟲吃草去吧,反正他們的地都在這裡,更不敢造反,最多就是抗議一下不給建城牆。
還有就是在湖邊多挖兩個魚塘,叫伊伊多去趕些大魚進來,好經常有鮮魚粥喝。
這個會議取得了顯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