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達的計劃是開墾3畝水田種水稻,開墾地8畝地,其中2畝甘蔗、3畝南瓜、1畝絲瓜、1畝菜心與生薑、還有那個‘抽獎’的植物1畝。
雖然有了巨狼堅硬的碎骨做開墾工具,但還是比較艱難,比上次挖坑挖魚塘難,因為上次洪水時土地都是被泡軟的,這次土地是被凍著了。
還好潘達趁著雪化後讓人及時開墾,不然得地裡的草長起來更難挖。
但即使地上的草現在才剛冒芽,但草根長得很深,為了以後自己的地裡不長出雜草,潘達讓人將草根挖出來後把土抖掉堆在一起,等曬乾後燒掉,還可以用來做肥料。
這就是所謂的刀耕火種了吧。
看著人們開墾的進度很慢,潘達不得不想些辦法。
前世時小時候是在農村生活的,那時候的農村用牛耕地,飛魚部落沒有牛,卻有雪橇大狗和兩頭北極熊。
難點是潘達不會做犁耙。
不會做不要緊,但他見過,高將軍出去找礦石了,研究犁耙的任務就交給了葉元帥。
在人們開墾出一畝地時,潘達與葉元帥也弄出了個簡單的犁。
弄出的犁其實就是一個穩定的能讓牛拉的三角架,下面安上個磨成三角犁頭的巨狼碎骨。
人們把地裡的雜草根挖了後,潘達就把犁綁在兩條狗身上讓它們像拉雪橇一樣拉犁,效果竟然和牛拉犁差不多。
飛魚部拉雪橇的大狗有六條,就能拉三個犁,開墾田地的進度一下子加快了不少。
兩頭北極熊熊大與熊二,按理說它們的個頭更大,力氣也更大,拉犁會比狗快,但結果卻出乎潘達的預料。
熊大與熊二似乎沒有了力氣,食量也少了很多,整天就待在山洞裡不想出來。
潘達很快就想到了原因,熊大與熊二是北極熊,這雪都沒了,它們熱得慌。
為了能讓熊大熊二振作起來,潘達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把它們的毛給颳了,颳得一點都不剩,變成光禿禿兩頭黑熊。
北極熊的面板是偏黑色的。
果然,颳了毛後,熊大與熊二又恢復了活力,食慾增加了,力也就回來了,一頭熊拉一個犁比兩條狗拉犁還要快。
看著狗狗與光禿禿的北極熊在勤勞地犁地,潘達覺得以後很有必要去抓幾頭牛回來。
因為狗與北極熊耐力不行,吃得還多,犁不了幾分地就要停下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