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帝,當的可真沒意思。”
以前上面有聖人壓著,就夠玉帝難受的了,現在下面又多了一個窺視他位置的姜塵,玉帝這心裡,是真的憋屈死了。
“且讓我看看,姜塵這小子如何從我手中奪走天界。”
惆悵只是暫時的,很快,玉帝就恢復了古井無波的心境。
他並非貪戀權勢之人,不然,以他至聖級別的實力,就算聖人想要架空他,也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聖人之所以能夠如此輕易的架空玉帝,不是因為他弱,而是他不在意罷了。
聖人架空他,玉帝不在意。
同樣的,姜塵想要奪走天界,甚至是把他趕下去,玉帝也不在意。
抱著看戲的心態,萬事不留於心,玉帝才是真正的超然物外,高坐天庭,靜看天地間的風雲變幻。
所以,他很期待,接下來姜塵會如何對付他。
……
…………
光和七年,元月!
天地大變,有星光自天而降,落雨人間。同日,姜水之畔傳來九道驚天龍吟,大漢國運應聲而碎,天子隨之重傷。
彼時,大漢已經步入末期,朝廷腐敗、宦官外戚爭鬥不止、邊疆戰事不斷,致使國勢日趨疲弱。
同時,因為三位水道大神通者先後隕落在南瞻部洲的緣故,使得九州天象受到影響,常年不見雨水,天下隨之大旱。
全國大旱,百姓顆粒不收,可賦稅不減,百姓生活愈發艱難,紛紛賣兒賣女者,或是逃亡他鄉,不知道多少人家破人亡。
有道人張角橫空出世,見天下已現大亂之象,趁此機會,用奇書《太平要術》上記載的道術救助人民,收攬人心。
之後,張角見時機成熟,於大漢國運破滅之時,高喊“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帶領走投無路的貧苦百姓,在鉅鹿揭竿而起。
因他們扎黃巾,故而被稱之為黃巾軍!
張角創立太平道,以宗教的方式籠絡人心,在貧苦農民中樹立了巨大威望,其信眾無數,囊括了整個九州之地。
在起義之前,張角就利用他在民眾心中的話語權,將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的信眾分為三十六方,與三十六天相對應。
每方設一渠帥,由他統一指揮,為之後的起義做好了準備,意圖推翻漢朝,建立以道教為尊的地上道國。
經過姜塵的一番操作,各處洞天福地紛紛現世,使得本就廣袤的九州更加的浩瀚了。
以九州之浩瀚,僅張角一人,就是任他鬧,也不過是大海中的一朵浪花,難以掀起什麼波瀾。
可奈何,天下不滿大漢統治的,又何止張角一人?各方勢力無不想在亂世中進一步的壯大,再加上別有用心之人推波助瀾。
一時間,黃巾之亂愈演愈烈,甚至是動搖了大漢的根本。
就是這時,身受重傷的大漢天子終於回過神來,連忙派遣大軍前去鎮壓黃巾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