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天尊欲收姜子牙為徒,得聖人看重,姜子牙如何會拒絕?當即欣然同意。
然後,姜子牙順勢問出自己的疑問,請元始天尊解惑。
只能說,聖人就是聖人,面對姜子牙的詢問,他連想都沒有想,直接說道:“此事易爾,既然修行有資質的要求,那你就創造出一個不需要資質的修煉體系,如此,問題不就解決了?”
元始天尊說的簡單,但也知曉,自開一道,何其之難,很多大神通者都無法做到。
故而,他這麼說的目的,只是想打消姜子牙的執念,讓他不要太過執著。
然而,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元始天尊的話,落入姜子牙的耳中,不亞於晴天霹靂,直接為他開啟了一扇新的大門。
是啊,既然現有的體系不行,解決不了他的問題,那他何不開闢出一個能夠解決他問題的新體系?
至此之後,姜子牙就有了動力,在崑崙山聆聽聖人教導,潛心修煉。
元始天尊那是什麼人,先天聖人,盤古元神所化,道祖的嫡傳弟子,其一身所學何其之多,非但有天地之道,更有先天之道、盤古之道、混沌魔神之道,涉獵極廣。
姜子牙在他坐下修行,聆聽他的教誨,習遍天地萬道,博萬家之所長,終於自創兵之一道,合眾生之力,演繹人道偉力。
在姜子牙看來,凡人資質有限,就算僥倖踏足修行之路,也難以走遠。而修行一路,若是走不遠,又有何用?
所以,他另闢其道而行之,不在追求個體的力量,而是追求集體的力量。
凡人固然無力,可凡人數量多啊!所謂積少成多,聚水成海,一人之力難以撼動天地,可合億萬萬蒼生之力,誰敢言不能撼天動地?
姜子牙有感凡人數量之多,故而另闢蹊徑,合眾生之力,雨人族演兵家一道。
此道,非天之道,而是立於人,以人道力量為核心,化人道大勢,破萬法,碾壓一切。
兵道,讓無力者有力,讓那高高在上的大神通者,再不敢輕視凡人。
可是,這還不夠。兵道雖能讓無力者有力,但它仍有一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若要爆發出兵道之力,必然要有一個合格的將領指揮,如此,方能召集人馬,練兵演武,使出兵家秘法。
若無兵家之人指揮,那就是千萬人匯聚在一起,也只是一盤散沙,不足以讓人畏懼。
兵道之缺,在創出兵道的時候,姜子牙就知曉了,他的後半生,一直在為彌補兵道之缺努力著。
可惜,他才剛剛有了些許成果,便意外隕落了,至此,兵道之缺,再無人可補。
後世固然有能人,但不見能媲美子牙者,他們雖然將兵道不斷的推陳創新,變得愈發的強大,只可惜,兵道缺陷至今未見有人能彌補。
歷代都有兵家傳人想要彌補兵道之缺,然而,莫說進展了,就是連絲毫頭緒也無。
兵祖姜子牙當年取得了部分進展,可不知為何,他並未將這部分成果傳給世人,而是貼身帶著,最後更是留在了自己的陵寢。
歷代都有人探索子牙陵寢,部分人的目的,就是想得到這部分遺失的兵家傳承,以彌補兵道缺陷。
更有神秘強者曾言,姜子牙修煉速度之所以這般快捷,皆是與這部分兵道傳承有關。
傳言越穿越邪乎,信的人也漸漸多了,子牙陵寢因此越來越熱鬧了,不知道引來了多少人的窺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