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們並不是主體。
報紙面對的主體物件更偏重於普通人。
你文藻再華麗,之乎者也再多,百姓看不懂也是白給。
所以,蘇長生準備推出白話文。
當然了,再白話,也白話不到後世網路文學的地步。
但是蘇長生相信,哪些大儒們,一定是排斥白話文的。
他們也未必能夠寫好白話文。
他們更不懂得白話文的精髓所在。
但是這一切,蘇長生懂啊,他簡直就是懂得不能再懂得懂了。
所以,馮志高,才是最好的培養物件。
對於祖國山河這一欄,對蘇長生來說,實在是再輕鬆不過的事情了。
這種文章,在後世可說是汗牛充棟,比比皆是。
蘇長生隨隨便便,就能寫出好多篇來。
這些文章,只需要稍微潤色一番,就可以使用,並且還可以使用好幾期。
而這份報紙,蘇長生準備命名為大唐月報,也就是說,至少要一月才出一期。
蘇長生隨隨便便寫了六篇文章,就夠半年所用。
半年時間,足夠馮志高成長起來了。
而像是奇聞異事,這個可寫的就實在是太多了。
蘇長生乾脆就寫了武城村的馮長青,將馮長青寫成孝子。
什麼小時候家裡窮,老父親得病之後,馮長青揹著老父親幾十里路求醫,雙腳都磨出了血。
還有什麼捱餓的時候,自己捨不得吃,將東西全都給父母兄弟姐妹吃,而活生生將自己餓暈過去。
等等等等情節,能感動的讓人潸然淚下。
詩詞歌賦文章這一塊,哪就更好說了。
詩詞歌賦,蘇長生直接拿出來十二首菊花詩來。
這十二首菊花詩,是用的紅樓夢裡十二首最出彩的菊花詩。
雖然藝術成就,比不上哪些最頂級的詩篇,也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放在這裡,是絕對沒什麼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