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這種考驗,馬周並不慌張。
他侃侃而談道:“先生,我準備借用大唐的發展模式。”
“在扶桑郡下面的各縣設定縣學,下面的各鄉也設定學員。”
“百姓的子女,只需要繳納很少一部分錢財,便可以入學。”
“以後的官員選取,都從讀書人之中錄用,這樣一來,他們為了上進,就必須要讀書不可。”
聽到這裡,蘇長生沒有進行評價,而是繼續詢問道:“哪你準備如何對待唐人和原住民呢?”
馬周說道:“無論是唐人還是原住民,都是我大唐的子民,我自然會一體對待,部分彼此。”
聽到這裡,蘇長生不由搖頭說道:“馬周啊,你記住一句話,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這些原住民,卑劣不堪,不堪造就。不能對他們過分重用。”
“你要知道,如果按照你這種取材方式的話,幾十上百年後,整個倭國的官職,都會被這些原住民所佔據。”
“到時候,他們豈不是說造反便造反了嗎?”
蘇長生的話,讓馬周大吃一驚。
先生這前後反差也忒大了啊,表裡也忒不一了啊。
當初先生在倭國的時候,帶兵嚴明,對百姓秋毫無犯。
對待倭國的百姓,比他們的天皇都不知道要好了多少。
原本馬周還以為,先生對倭國百姓,一定會一視同仁。
但是萬萬沒想到,先生非但十分看不上這倭國的百姓,甚至對他們還十分鄙夷。
不過,先生所說的,也極有道理。
想了想,馬周不由說道:“先生所說的,我都明白了,我會注意這一點,掐斷他們的晉升階梯。”
蘇長生不由說道:“不,你不明白。”
“記住,在表面上,要對他們一視同仁。”
“但是在暗中,一定要對我唐人進行正確的引導。”
“比方說,我唐人可以娶他們的女子為妻。但是我大唐的女子,萬萬不要嫁給他們的男人。”
“儘量讓這些倭人從事一些粗苯的工作。”
“還有,我會盡量的在倭人之中徵兵。我也會向陛下秉明,會將一些倭國的青壯,抽調到大唐去。”
“而倭國這邊,則會調派一批唐人來,補充不足的人口。”
聽到這裡,馬周不由倒吸了一口涼氣。